津西吧,津西是哪的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1 21:27:15

津西铁厂先曾从高家店水库引水,后因受蓄水量、渠道、投资等因素影响,1994年又改由大黑汀水库开小闸门供水。开小闸门,细水长流,没有前例,也不符合规定。该怎么开,更没有前例,大了,水满为患,造成浪费,淹没电机;小了,不能保证用水。几经调试,只有将闸门下垒起一个15米高的石坝才能保持进出平衡,但这一方案需经大黑汀水库管理处和潘家口水库管理局同意,于是我们又找大黑汀水库管理处和潘家口水库管理局,人家同意后铁厂的用水才有了保证。后来天津投资方承认,当初考察项目时,水是“三大失误”之一。

1988年12月11日11时46分,2号高炉正式点火试产。因津方一分流动资金未投,根本无法生产。原协议规定,“流动资金由当地银行解决”,这实际上是一句空话。但为了顾全大局,我们主动承担起了资金筹措的责任。试生产前,县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全县30多家铁选企业按计划以欠账、少收资源费(外销每吨收资源费20元,给津西定为7元)的办法给津西发原料,这就解决了所需流动资金的70℅以上。又从我县合作基金会贷款90万元(一次30万,一次60万),这才维持了一个高炉的生产。两个高炉生产需流动资金1,600万元至1,800万元,除占用我县铁精粉货款外,尚需银行贷款800万元。为此,我们又展开了向银行跑贷款活动。

津西吧,津西是哪的(9)

对于当时的情形,我在工作日记中曾留下过一些记录:

1988年12月27日(星期二):去唐山工商银行为津西解决贷款问题,与傅德厚行长及主管业务的田副行长见面,答应解决“油换电”贷款50万元。

1989年3月6日(星期一):去唐山工商银行为津西跑流动资金,见傅德厚行长、田副行长,答应暂解决流动资金200万元。

1989年7月21日(星期五):下午去唐山找陈立友市长及傅德厚行长。立友市长把傅行长叫到市政府,商定给解决600万元,但需经省工商银行批准。

1989年7月23日(星期日):早5时启程,去省工商银行为津西铁厂请示贷款问题,唐山市工商银行信贷科远科长同往,当晚6时抵达,住省政府招待处南楼360房间。省行同意解决600万元。回来前到赵海芹(时任省供销社某处处长,曾在我县潵河桥供销社工作)处加油(当时汽油奇缺,没有现在这么多加油站)。

1989年7月26日(星期三):下午去市政府向陈立友市长汇报去省工商银行的情况,决定由市、县落实600万元贷款。

1989年9月11日(星期一):上午周兴春同志来谈津西铁厂90万元贷款到期偿还本息问题。决定推迟还本付息,一起到厂重定协议。

津西铁厂两个百米高炉入炉焦炭所产生的煤气,除炼铁自身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只能白白放掉,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能源,如果用其发电,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此,我和县经委主任王经兰一起去了市经委,找市经委主任宋启忠说明了情况,宋主任表示非常支持。之后我们又到节能办(市经委所属科级单位)找到了李子士主任,为此李主任曾先后两次来迁帮助设计,使项目很快得到了批准。经测算,该厂多余的热气年可发电3,600万度,按当时上网价格计算,可创造价值700多万元,两个百米高炉年产铁14万吨,每吨可降低成本50至60元,这在当时周边同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比起遵化、迁安、丰南、唐山等地的炼铁成本、市场售价,我们的竞争力非常强。加上我们的铁精粉运输费用及运输损耗也比唐山、丰南等地每吨节省50多元(一吨生铁需铁精粉1.7吨左右),两项合计每吨可降低生产成本100元左右。兄弟单位来我县学习时说:“这两点我们都比不了、学不了。”这是津西能够创造效益、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像这样的项目,当时国家是大力提倡的,但上得不多,有的认识上也有差距。所以,当时我们的做法受到了上级表扬,并在政策上给予了优惠。

津西当时搞的是土烧结,所以高炉利用系数低,成本高,产品亏损。如果上机烧,那么大的投资我们是根本承受不起的,所以,当时我们将济钢的竖炉烧结作为了引进项目。1990年7月8日(星期日)早6时,我们启程去了济钢,任海声副厂长(主管技术设备)、原料处朱处长、李科长接待了我们。主管全面工作的第一副厂长薛厂长也参加了接待。在钢厂办公大楼会议室,我们具体商谈了利用多余煤气建烧结竖炉问题。津西有余气1.8万至2万立方米,可建8平方米竖炉,年产铁球25—30万吨,需投资300—400万元。建烧结竖炉主要用6—8厘米钢板,正好济钢有此产品。谈好后我们一起参观了该厂的8米竖炉。1990年7月27日(星期五),济钢任声海副厂长、马副厂长等来到我县,又具体商谈了实施方案,查看了施工场地,决定了人员、技术、原料、施工日期等问题。这样,竖炉很快建成投产,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炼铁质量和高炉利用系数起到了重要作用。之所以引进山东济钢的竖炉项目,这与我县与他们多年的密切往来是分不开的。山东省铁资源缺乏,我县铁精粉质量好,济钢非常看重。自1985年双方建立供求关系以后,我们始终恪守信用,总是选优质高品位的铁精粉及时如数组织发运,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他们的钢铁生产,因此他们对我们非常满意,以至于时间不长就发展为相互支持的友谊关系,并对我县提出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千方百计予以支持。1986年济钢主管供销的温副厂长第二次来迁时答应借与我县40万元盖了矿山公司办公大楼(即现在的县安监局办公大楼。因当时县黄金公司也没地方办公,又分给了黄金公司一半,黄金公司占西边,矿山公司占东边);1988年5月10日(星期二),温副厂长一行陪同山东省冶金厅厅长、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兼济钢总厂厂长马俊才来我县考察原材料资源情况时,又预付给了我们500万元(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所以,当津西面临如此难题并亟需技术支持时,他们自然再次成了我们求援的不二之选。

津西吧,津西是哪的(10)

在帮助企业解决上述各种困难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帮助企业解决了深加工问题。所谓深加工,就是把津西定位为一个集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材为一体的一条龙钢铁联合企业,这是起初就十分明确的思想,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炼铁没有出路。所以,早在1987年县委、县政府就责成赵甫(县矿山公司副经理,有专业知识)编制了一份“小钢联”可行性报告。1988年3月,我们正式邀请由高级工程师蔡勇卿带领的9名太原钢铁公司设计院的人员来迁进行实地考察,并初步做了设计构想。1989年2月28日,又请唐山钢铁公司设计院的10人来迁搞了可行性报告。最后,选定首都钢铁公司设计院为我们正式设计,因为我们引进的设备是首钢的,请他们设计,可便于日后的拆、修、改等工作。

为何引进首钢的炼钢设备呢?这是偶然中的必然。一日,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地方工作处的谷处长来了,我不经意间问过一句话:“谷处长,咱首钢有没有要更换的炼钢设备呀!咱们这儿上新的没资金,打算先找个二手货凑合着,慢慢发展着看。”谷处长当即回答:“李县长,你说这事儿还真有门儿,我听说北京首钢试验厂要搞扩建,但什么时候搞我不清楚。”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了一线指望,于是也就有了下面为“小钢联”跑东跑西的记录:

1992年1月28日(星期二):和赵天国一起去迁安首钢慰问。杨贵旺经理、王圣铮副经理和以往一样问好。我心中装着谷处长提供的信息,向两位经理正式提出要求引进北京首钢试验厂炼钢设备一事,对方当即答应派专人回北京了解情况,之后再定。

1992年3月29日(星期日):上午10:30,在政协会议室会见迁安首钢王圣铮经理及谷、刘两处长,谈去北京了解炼钢设备情况。他们己定在今年拆掉,现在还在生产。如果拆掉给迁西,尚需请示周冠五(时任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批准。

1992年6月24日(星期三):上午10:40,在县政府会客室会见迁安首钢王圣铮经理。王经理说,试验厂炼钢设备周冠五己同意给迁西。大喜!

1992年7月1日(星期三):上午,在县委常委会议室向五套班子联席会通报了王圣铮经理带来的好消息。会上,五套班子成员划分了战线,明确了分工,建立了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等6个指挥部。我分在“钢联”指挥部,还有闫小林同志。会上要求,“小钢联”本年底完成土建,明年底达到试生产。

1992年7月6日(星期一):早6时由家启程,赴京接首钢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小林同去。近11时到达王圣铮经理家用午餐。王经理老伴闹病卧床,真觉过意不去。餐后13:15,王经理领我们到首钢设计院及北钢总公司、试验厂等处会见有关领导。之后,设计院苏总工、杜总工(女)、王金美(总图)、小史(轧钢)、小张(炼钢)5人一同来迁。于当晚9:15抵县政府招待所,晚餐后己过午夜。

1992年7月8日(星期三):下午3点在县政府招待所北二楼商谈设计有关问题,津西王会武和首钢设计院王副院长等5人参加,主要是我方提出炼钢设计要求及院方提出设计报酬问题,签订了《纪要》。之后,与会人员一同去翻鞍寨火车站查看货运站台。

1992年7月11日(星期六):早5时启程去北京看试验厂炼钢设备,小林同去。会见了该厂厂长及其他有关领导。此厂还在生产。具体商定了炼钢设备的拆运问题。当晚7时回家。

1992年7月19日(星期日):在县政府二楼,由陈正同志主持,为“小钢联”开筹资会,决定请四县区(丰润、丰南、古冶、开平)主管工业的副县(区)长出席,邀他们出资共建。

1992年7月21日(星期二):和小林一起去迁安首钢找王经理商谈去北京拆运炼钢设备问题。王经理给了一份设备清单明细表,是两个6吨转炉,有很多部件拆卸后己无价值。制氧机不给,需另购。

1992年8月10日(星期一):早6时启程和小林一起去开封商订炼钢制氧机一事,同去的有“小钢联”筹建处主任王东明等。当晚住邯郸市政府招待所。次日(11日)下午3时到达开封中原制冷工程公司,与该公司主持全面工作的苏总工(副经理)及崔、马两位副经理、傅玉文主任、经营部的刘主任等会谈,特别提出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工期。因我县冷库与其有订货关系,在价格上给了适当优惠(后来此设备转换时净获利200万元)。

1992年8月17日(星期一):上午在津西铁厂会客室会见了首钢设计院全体设计人员,谈了设计要求。在场的有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的吴、马两位教授,“小钢联”筹建处的主任(王东明)、副主任。一起查看了现场,分析了平面布置图。中午在厂招待所用餐,之后继续商谈。确定:1992年9月15日交设计方案50份,分三次付设计费,8月份付6.4万元,9月份付10万元,10月份付10万元,共计26.4万元。

1992年8月19日(星期三):在县政协会议室开会,陈正、闫小林、王会武、韩敬远、赵振永参加。迁安首钢王经理具体说明了怎样去北京试验厂拆运炼钢设备问题。我方应做好人力、运输等准备。下午,在县政府招待所北二楼会议室,继续与首钢设计院谈“小钢联”设计和拆、修、改问题以及土建前的有关准备问题。

1992年8月21日(星期五):午餐后和王会武去市供电局找李局长谈“小钢联”用电问题,初定以平价、议价、油换电的办法调剂解决。之后去半壁店考察炼钢情况及所订制氧机一事(也是开封的)。

1992年9月1日(星期二):在县政府招待所,与天津刘文森、王洪宝,首钢迁矿王圣铮经理,设计院倪洪宝及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吴、马两位教授共进晚餐。之后与王圣铮经理谈了去北京首钢设计院等事。与津方通报了“小钢联”建设情况,对方表示不愿拨付资金。

1992年9月22日(星期一):晚9时,开封中原制氧设备厂傅玉文主任从隧洞管理处打来电话,谈所订“小钢联”制氧机制作情况,我当即去隧洞管理处会见他,并对设计加工进度表示满意。

1992年9月25日(星期五):在县委小会议室开碰头会,有彦钧、陈正、会武、小林等参加。小林通报了“小钢联”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制氧机订货、与设计院签订设计合同、设计费、土建以何种形式建(拟用招标)、电力增容、资金筹措和吴、马两位教授建议(主要生产什么材)等问题。我作了补充发言。大家表示满意。

1992年10月31日(星期六):上午9时,到津西铁厂参加“小钢联”奠基典礼。

津西吧,津西是哪的(11)

一次根本性转变的交锋 1987年6月间,也就是津西铁厂开工建设半年以后,在县政府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开了一次情况通报会,会议的议题是削减基建项目、压缩基建规模及投资,再从设计上找潜力、省资金。当时国家正在开展“双增双节”,我县请了天津市规划设计院的马院长、总工刘宾铎等来迁给予谋划。县委*贾焕章、县长张彦钧、我,还有吴胜春(时任县计委主任、津西铁厂建设督导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天津方面参加的有市计委副主任辛鸿泽、原材料资源开发公司经理刘文森、副经理崔瑞五、王洪宝等。

津西吧,津西是哪的(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