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很多创造是在胜负心的驱使下诞生的,比如从赌场里“走出来”的量化鼻祖。
1956年,在UCLA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擅长玩21点的爱德华·索普,偶然之间读到了同样诞生于赌场的凯利公式。凭借着一套拿手的概率计算能力,他发现无论怎样,场上的玩家相比庄家都有0.12%的微弱优势。
但就是依靠这0.12%的优势,索普结合自己在数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成功创造出了“打败庄家(Beat the Dealer)”的模型,横扫了赌城拉斯维加斯。但名声大振的爱德华·索普很快就被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给盯上了,又是威胁又是下毒。这让他意识到,必须得去一个「更正经」的赌场。
Edward O. Thorp,图源:Mark Jordan
1969年,他正式进军金融圈,创立了全球第一家市场中性对冲基金——Convertible Hedge Associates。在他看来,在赌场上寻找庄家的漏洞和在证券市场上寻找定价错误的漏洞并无不同。量化投资的本质就是破解概率的游戏:寻找漏洞,并击败场上的所有人,那些收益不过是对这种才能的奖励。而也正是依靠着错误定价和统计套利这两大策略,他狂赚了20年,实现了费后年化20%且没有一个季度亏损的壮举。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从拉斯维加斯到华尔街,我是如何击败庄家和市场
这场起源于赌场,一切不过是为了赢下一场21点游戏的革新,自那时起,便逐渐进入了迅猛的自我迭代中。全球量化基金的发展粗略算来也不过50余年的历史。然而这短短的50年却精彩纷呈,呈现出了多个代次:从错误定价到统计套利,从高频量化再到多元策略。
而脱胎于美国量化的中国量化,尽管晚来了30年,直在2010年才悄然开启了一场延续至今的浪潮,但国内量化机构们走出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新颖却又似曾相识。
01
不做对冲的少数派
2009年,度过了四年发行空窗期的量化产品终于迎来了一波发行小高潮,倒不是一直诟病的市场可用工具少、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终于得到了改善,而是因为一波华尔街人才归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