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行脚账单,qq三国跑行脚是干嘛的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04 03:08:57

日本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日本文明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为何历史上日本人如此善于学习?我们该如何看待中日交流复杂的历史?这些问题仍然难以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仍然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通常,在大家的认知中,对于日本史,大家最关注日本近现代史。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在传统的“天下观”里,日本是偏居一隅的“蕞尔小邦”,也是唐朝的“学生”,怎么会在近现代成为了“列强”,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并在二战中为全世界人民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这个疑问一直是刺激许多中国人研究日本的出发点。

由于中日文化相近,日本如何实现近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绝佳的一面镜子。在清末民初,大量中国知识分子留学日本,观察吸收日本近代化的经验,以日本为中介引进西学。由此,日本便深深卷入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构造当中。甚至,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和泡沫经济的破裂,都成为了东亚国家值得借鉴或警惕的镜子。不过,上述说法所基于的假设——“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中国的学生;在明治维新之后,中国成了日本的学生”——这种“明治维新二分法”过于简单粗暴,历史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近年来,许多关于近代中日语词交流的研究陆续出版,陈力卫、沈国威等学者的考证发现,近代以来许多中文学术概念和新知词汇的确是从日本借来的,但是,日本人在翻译这些西学著作的时候,他们其实经常从古汉语的字词中寻找灵感。这至少表明,近代中日交流的历史不是单向的,而是错综复杂、难分彼此的。同样,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不全然“鹦鹉学舌”,毫无主体性。

qq三国行脚账单,qq三国跑行脚是干嘛的(1)

王勇,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

在《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出版之际,我们专访了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对于日本文化的发展,王勇提出了“嫁接”的发展模式,这种“嫁接”模式让日本文化形成一种层层叠叠的多元架构,这或许也能解答“为何历史上日本人如此善于学习”的印象。

王勇认为,要真正了解日本,仅关注日本近现代史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将明治维新前后分开来看,而是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他认为,近年来的“日本热”是在“补课和还债”——黄遵宪和戴季陶等人都说过,日本人已经把中国都研究透了,而中国人看日本则浮光掠影。因此,解开日本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线索,对于增进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和对我们自己的了解,都是大有裨益的。

qq三国行脚账单,qq三国跑行脚是干嘛的(2)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日]寺泽薰著,米彦军等译,新经典·琥珀|文汇出版社 2021年5月版

日本人写的日本史与西方人写的日本史

有什么不同?

新京报:先来谈谈这套书吧,能否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套讲谈社出的日本史,与中国学者所研究的日本史,或像詹森主编的《剑桥日本史》有什么样的不同?日本人研究自己的历史,和中国人研究日本史,以及西方人研究的日本史分别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勇:《剑桥日本史》和《讲谈社·日本的历史》这两套书的史观和诉求是完全不同的。以《剑桥日本史》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所撰写的日本史,总体上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的。在立场上,日本人所写的日本史跟旁观者所撰写的日本史是很不一样的,日本学者和西方学者之间的学术知识体系、历史观、价值观、研究方法、所用的史料和对史料的诠释都大相径庭。

在《剑桥日本史》里,西方人之所以研究日本史,是因为他们非常关注现代日本。西方人比较厚今薄古——他们对日本古代史并不是特别关心。精通日本古代史的西方学者并不多。在西方,日本研究兴起的真正原因是战后日本经济腾飞。西方的日本研究通常带有明确的诉求或目的性。

相较来说,日本人自己书写的日本史当然会更关注日本历史的由来、日本文明的产生和日本历史的脉络。日本人最清楚日本近现代的源头在哪里。纯粹从历史学的角度上来讲,日本人所写的日本史在脉络上更加清晰,在叙述上更加完整。

此外,西方的日本史研究最早是在东方学里。东方学由来已久,主要存在于西欧国家。上世纪50年代,在日本研究达到鼎盛时期,以美国为中心的东亚研究的日本研究会偏重于政治、经济。

总的来讲,在欧美的价值观里,日本研究属于边缘地位。西方学者会站在西方价值观的立场上,居高临下地对史料进行一些梳理和剪裁。比如,西方人会比较关注政治史、社会史和经济史。

qq三国行脚账单,qq三国跑行脚是干嘛的(3)

《剑桥日本史(第5卷)》,[美]詹森主编,王翔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版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是网野善彦主编的。在日本,网野善彦是近代史学的奇迹——他既继承了日本史学研究的传统,比如说重史料、关注庶民,又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日本传统的日本史研究比较注重正史——正史主要记载朝廷的大事,包括政治和外交。按照中国史书的说法,五品官以下的官员是不会被记载入史册的。这种历史主要记载上层官僚阶层的历史。网野善彦比较关注在官僚阶层、贵族阶层之下,社会最具有活力的那一批人群。因此,他使用了很多正史以外的资料,包括被许多史学家摒弃的民间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史学家也没有关照到他所观照到的人群。

因此,《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更注重庶民阶层的历史细节,这是日本史学的一个特点。日本人所写的日本史,能看到周边的细微变动对日本所造成的影响,而西方人、中国人和韩国人所撰写的日本历史是看不到的。

除此之外,《讲谈社·日本的历史》还应用了很多新出现的史料。这套书里所用的一些史料文本,像我这样日语能力跟母语差不多的人都很难解读出来。这套书对日本史料文献的解读超过了以往所有以“旁观者”视角出发而得到的解读。日本学者解读得非常细腻,而我们大多是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去解读这些史料。这样的话,我们是读不出来一些字里行间的意思的。

从全球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日本史

是日本史学界的一场革命

新京报:你在序言里说,讲谈社的这套日本史不再局限于在日本列岛之内观照日本的历史,而是从东亚乃至世界的联系中洞察日本历史的脉搏。像《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也很重视中国和东亚秩序的互动,讲谈社还有一套《兴亡的世界史》,也是特别注重全球不同区域的交往和互动。这是否说明,在日本,这种全球史观已经成为了历史界的某种新潮流?还是说,这只是讲谈社历史书的一种特色?讲谈社的这种全球史观在日本学界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种史观给我们的史学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王勇:这是日本史学界的一大进步。皇国史观曾经长期禁锢日本史学界的思维。现在,很多学者虽然不会打着皇国史观的名号来从事研究,但是,他们的历史叙事依然如故——从时间上来讲,日本是万世一系的;从空间上来讲,日本是独特的。他们会尽可能排斥周边地区对日本的影响,从而强调日本的本体性、主体性和独立性。

许多人曾听说过日本历史学界的造假问题。造假问题的根源在于,造假者希望日本文明要尽可能地比周边国家古老。因为如果日本文明是亚流的话,那么文明的主流就是中国了。所以,长期以来,皇国史观对日本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氛围下,日本史学界跳出了藩篱,从区域史、世界史或者全球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日本史——我认为这是日本史学界的一场革命。

全球史的发展有自己的脉络。东京大学原副校长羽田正的全球史著作也在中国出版了。全球史不强调日本文明的脉络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从文明的交汇、日本跟周边国家的人来物往中,去重新书写日本历史。

网野善彦也是全球史的代表人物。网野善彦说,日本文化不是万世一系、一线单传、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受到其他文化影响的。不光如此,日本人种的遗传基因,也在不断受到外来影响、发生变异。现在的日本人跟原来的倭人是不是一个人种?网野善彦在《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的首卷里就提出了这个疑问。这套书客观、果敢地给我们展现了日本文化在成长过程中,以往日本史所不重视的时空对日本的影响。在皇国史观强调万世一系的时候,这些周边的因素都是可以被排除的,甚至可以被有意抹*的。

在这套书里,作者们大胆承认,在最古的时候,日本受朝鲜半岛的影响很深——因为当时中国人的航海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在隋唐后,日本受中国大陆的影响很深——这种影响是翻天覆地的:这不光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质量、技术革新,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近代之后,日本又受西方的影响。

当然,这套书继承了日本历史的主脉——假如连日本历史的主脉都放弃了,这套书就不是日本史了。日本的历史主脉跟周边国家都不一样——中国的主脉是改朝换代,汉朝是刘姓的家天下、隋朝是杨、唐朝是李、宋朝是赵、明朝是朱,中国史是易姓革命的历史。这是孟子提出来的,易一次姓就换一个朝代——换一个家族来管理国家。日本的天皇连姓都没有,怎么易呢?

qq三国行脚账单,qq三国跑行脚是干嘛的(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