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韩国的都城,当时叫“郑城”,今称郑韩故城。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
地面上保留有高大的城垣,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长约4500米,周长约20公里。
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墙,群众称之为“分金岭”,《新郑县志》作“分国岭”或“分国城”。这道隔墙将城址分为西城和东城两大部分。
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长达530余年之久,郑韩故城遂成为一代名都,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郑韩故城的选址
郑韩故城的规划,缘起于西周末年郑桓公之世。
《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的话中,就建议郑国由关中东迁到济、洛、河、颍之间,则“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
《汉书·地理志下》载:“桓公从其言,乃东寄帑与贿,虢、会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会之地。右雒左泲,食溱洧焉。”溱、洧所在,即今河南新郑。
《国语·郑语》韦昭注:“后桓公之子武公,竟取十邑之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是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郑庄公曰:我先君新邑于此。”杜预注:“此,今河南新郑是也。”
由此可知,郑桓公及其子武公为郑国所选的新都,即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
主编:李明 | 副主编:刘丽敏
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