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知青,一个烙着时代印记的群体;知青,一个能引起千万人共鸣的字眼。临沂知青人数超过万人,包括临沂本地和来自各地的知青,他们在临沂的各个知青点,留下了一生也不能忘却的故事。每个知青点的故事,串起来便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和一代人无法磨灭的痕迹。本报推出临沂知青点系列报道,再现那一段充满艰苦却激情飞扬的岁月,那里,有一代人的青春。对他们而言,青春,即使成灰,也是尽情燃烧过。知青点,虽已远离,却时时出现在梦里……
倒栽大蒜惹笑话
有一年春天,王庄子村开始准备栽大蒜,知青黄凤想,这活儿也太简单了,简直不用教就会。
到了地头,大家分了一些大蒜开始忙活起来。
黄凤干活很利索,一会就栽了一大片,数她栽得快,队长走过来时,她还心想,队长这次该表扬她了吧。
没想到,队长过来看了后,接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黄凤莫名其妙。
原来,黄凤把大蒜底部的根须当成大蒜的芽了,全部把大蒜栽倒了。
大喇叭里唱京剧叫社员起床
1975年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大家白天干活,晚上也要开会学习。那时刚用上电时间不长,为了节约用电,公社一般都是半夜时才送电。
王庄子村就会经常在夜里开会,社员们白天干一天活,晚上睡觉很沉,大喇叭叫几遍都叫不醒。
有几名女知青很有表演才能,队长就让她们在大喇叭里轮流唱京剧和样板戏,社员们都爱听戏,听到大喇叭里开始唱戏了,很快就都起来,聚到大队部了。
这叫社员起床的招很受社员的欢迎,现在知青们回去,很多社员还说没听够,让她们再唱上一曲呢!
吊审偷鸡猫
知青们白天干活很辛苦,业余生活也很枯燥,一名女知青就养了一只小猫来解闷,这只小猫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也闯了不少祸。
1976年春天,正是小鸡崽上市的时候,很多社员家里养了一些小鸡崽。
白天知青们都到地里干活,这小猫可是闲不着,在家里瞎逛。
逛着逛着就出事了,一天这只猫竟然偷偷捉了一只小鸡崽吃了。
知青听说后,很生气,一名男知青就把这只小猫吊在树上审问。
审判人手里还拿着一根树枝抽打着小猫,当然这只小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知青也只是作作样子,并没有真想伤害小猫,只能靠以后严加看管。
可别说,这只被审过的小猫以后真的没再偷过小鸡吃。
半夜偷柿子涩倒了牙
十八九岁的男知青们天天生活在一起,调皮捣蛋的事儿也没少干。
知青点相邻着一家五保户老太太,老太太家里无儿无女,对知青们很好,家里种着一棵大柿子树。
知青们刚去的时候,柿子树上已经挂了很多小柿子,知青们天天眼瞅着柿子心里猴急猴急的,特别是男知青们,一是在城里根本就没见过柿子树,感觉很新鲜;二是在那个整天吃不饱的年代,见了什么都想吃。
几个调皮的知青,找了一个机会问老太太说想摘几个柿子尝尝。
老太太说,还不熟呢,说什么也不肯摘。
结果两个最调皮的知青到了晚上一起琢磨,柿子的主人肯定是不想给他们吃,真是小气,他们去偷去!
正好柿子树邻着知青点,他们两个怕别人发现,就半夜爬起来踩着高板凳从墙头上摘下几个,赶快回屋里没擦就吃了。
结果,那个涩啊,直接涩倒了牙,第二天都不敢吃东西。
背着黄书包半路伸手拦车
知青下乡时一人发了一个黄书包,在王庄子村,黄书包一背,不用问就知道是知青,就连一些过路的司机都知道这个标志。
王庄子村靠近一条大路,平时经常过一些到临沂的大货车,知青们想回家了就经常站在大路边伸手拦车。
那个年代坏人少,几乎所有司机都会停下来,让知青搭个顺风车回临沂。
女知青赵学霞有一次背着黄书包在公路边上一站,还没等她伸手拦车呢,就有一辆东风牌货车停了下来,司机很主动热情地问她:“怎么啦?小姑娘,是不是又想家了,那就上来吧!”
赵学霞高兴地坐着顺风车回临沂了。
像这样的事儿挺多,现在知青们想想,都还很感谢那些热心的司机师傅呢!
采访手记
麦浪的青香席卷着整个村庄,这个时节的王庄子村一派丰收景象。
在田间地头劳动的村民突然发现,村口出现了一些陌生的城里人。
这陌生的面容里却又透露着几分熟悉,一声问候:你们都还好吗?一句回答:真的是你们回来了吗?
这是知青和村民们相见时的场景。
相互拥抱,紧握着的双手,送上一份从城里带来的心意……都是满满的情谊。
“哎呀,你变得和原来一点也不一样了!”“我在城里给儿子看孙子,到处打听你,好几年都没找到你!”“你们的知青田木匠给我打的菜橱,到现在我还用着呢,今天他来了吗……”
村民一声声问候,都是深深的想念。
“当年的知青点还有吗?我们去看看吧。”“哎呀,那时你还不到10岁,现在都当了爷爷了!”“和我们很好的女社员玉娥现在嫁到哪个村了?”
知青的记忆,在村民那儿全部涌现,村还是那个村,人还是那些人,时间却为他们烙上岁月的痕迹。
话怎么也说不完,想走的时候,热情的村支书和村民极力挽留,一定要尽地主之谊,更何况,知青们回家了。
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临,相互留影、留下电话号码、再次拥抱……
那种深深的感情,不是当事人是很难真切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