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可以说是抽血检查里面最普遍的项目了,感冒发烧查血常规,面色苍白查血常规,住院了血常规更是必查项目。血常规之所以查的这么普遍,一方面,提供的信息多而且有用,另一方面,价格便宜而且出报告速度也比较快。今天,陈医生就带大家学习一下,如何看血常规报告。
一、白细胞白细胞其实不是一种细胞的名字,我们平常抽的血里面,白细胞包括5种类型的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后面三个临床上用的相对比较少(图1红框所示)
- 中性粒细胞:50%-70%; 绝对值:2-7
- 淋巴细胞:20%-40%; 绝对值:0.05-0.5
- 单核细胞:3%-8%; 绝对值:0-0.1
- 嗜酸性粒细胞:0.5%-5%;绝对值:0.8-4
- 嗜碱性粒细胞:0-1%; 绝对值:0.12-0.8
红细胞和白细胞
从上面5种细胞的占比可以看出来,中性粒细胞占了白细胞的绝大多数,白细胞的增高或降低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因此,有时候,看到白细胞升高了,我们就说细菌感染了;而有时候病毒感染,尽管淋巴细胞升高了,但是中性粒下降,因此白细胞也跟着下降。
图1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升高:
如图2红框所示,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急性细菌感染,特别是一些化脓性球菌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当然需要引起注意的事,某些极重度感染的时候,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反而减少。(中性粒细胞是人体的卫士,主要针对细菌,可以理解为细菌太厉害,中性粒细胞都战死了)
除了感染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MDS等等。
另外,有些正常情况下,也会升高,比如:1)一天里面,一般下午比早晨要高 2)*后期、生孩子的时候回升高 3)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会升高 4)吃饱饭或者洗澡后 5)高温或寒冷的天气。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见于:某些病毒的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某些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
另外,像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化疗后、放疗后等情况。
图2
2.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主要是针对病毒的人体卫士,和中性粒细胞分工不同。
淋巴细胞升高:
主要见于病毒感染: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另外,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移植后出现的排斥反应都会导致淋巴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性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艾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