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春,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一个,中国人的一年又开始了。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春天都会到来。
24节气是中国古人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农耕社会对天时的敬畏。在经济技术不发达的过去,天时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天下冷暖关乎战乱与和平,甚至王朝的兴起和没落。
这是学者统计的,从公元850年到公元1900年,中原地区气温变化(下曲线)和战争频次的关系。
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战争高发期和气候冷期是高度相关的。其中战争频次最高的那三个峰值,对应着元末、明末农民起义和清代的太平天国运动,三次大起义直接导致了元明清这三个庞大帝国的崩溃。
尽管朝代更迭的因素非常复杂,但是气候无疑是重要的外部推动力量。
全面叙述中国的气候变迁以及气候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力所不及,本文仅浅谈一下东北的气候历史、气候对东北社会的影响。
全文有点长,为方便休闲阅读分成三篇。本文的重点是东北地区的古气候,中篇着重讲讲从2000年前至晚清东北气候变化以及历史重大事件,下篇主要是近100多年来东北的气候变迁。
⒈立春时节的东北依然银装素裹,但可能有人不一定知道,在很早以前这里曾有过非常炎热的时期。
从距今38亿年至6亿年,地质学上称前寒武纪,包括中古代和元古代。这时的地球还没有稳定的大陆,直到元古代后期才出现了若干稳定的地台。
当时的东北,大致上以现在的辽宁开原--吉林辉南为界,以南属于华北台地,以北是西伯利亚台地和华北台地之间的海槽。这得到地质考古证据的支持,在黑龙江鸡西发现了大量的前寒武纪腔肠动物和蠕虫动物化石,说明这里当时是海洋;在辽宁鞍山发现的中古代赤铁矿层,证实了这里曾有过剧烈的地质活动和高温的环境。
地质岩层
古地质学者认为,早古生代地球赤道的位置,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它穿过西伯利亚中西部,经加拿大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南下。也就是说,今天的东北南部和华北在当时都处于赤道附近,是典型的热带气候类型。
⒉距今4亿年至2.8亿年,也就是地质学上的"泥盆纪至二迭纪",东北北部上升为陆地,和西伯利亚陆地相连,亚洲大陆基本成型。
在这一时期东北气候和全球一致,都处于温暖的"间冰期",气温远高于现在。学者根据古生物资料研究,推断当时东北南部年平均气温可达25℃,比现在的海南省都高。
东北内陆由于海西构造运动之后,地势高差较大又远离海洋,气候逐渐转向大陆型,干湿交替的特点比较突出。
距今2.3亿年到0.7亿年的地质时期,称为中生代,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侏罗纪。在吉林九台、珲春、汪清,黑龙江牡丹江等地发现了大量的中生代苏果铁、新芦木等植物化石,说明当时这里是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
适宜的气候使这时的东北地区植物繁茂,成为恐龙等动物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