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名犹如人之姓名,关乎形象,关乎文化。
“平和”县名的“起名人”是明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中国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伟人——王守仁。从《王阳明全集》可知,王守仁1517年的最初向朝廷奏请置县时,所起的县名并不是“平和”,而是“清平”(见卷九的《添置清平县治疏》);到了第二年(即1518年),依“县名须因土俗”之律, “询知南靖县河头等乡,俱属平河社,以此议名平和县”(见卷十一的《再议平和县治疏》),才将县名起为“平和”。从中可见,“平和”县名的起名之意是因为县治所在地“平河”的谐音而得。
王阳明在起县名过程中,之所以采用“平河”的谐音“平和”,而不直接用“平河”的原因。主要是,王阳明精通儒、释、道,深知其精髓,了解中国的儒、释、道思想中都含有“和”。正如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所云: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躬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所以,王阳明在起县名时,以“和”取代“河”就顺理成章。可以说是阳明先生不假思索,瞬念而成的。
儒学之“和”,内涵丰富,始终贯穿“和而不同”这一主线以及“仁爱”的儒家贵和哲学灵魂,倡导泛爱万物、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人类观,政通人和、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厚德载物、多元一体的文化观,诚信正直、义利统一的道德观,慈孝恩义、家道和顺的家庭观,成己成物、崇德广业的人生观。
佛教之“和”,蕴涵着“一团和气”,氤氲着一股“和风”,追求内心的“净和”,尊崇“以和为尚”,倡导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
道教之“和”,无论是老子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还是庄子的“太和万物”,都有和谐、和睦、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慈爱和同、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而常通、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事哲学、人生理念和“致太平”的社会理想,追求“以和为贵”,倡导以德为行、抑恶扬善,敬老恤孤、怜贫悯疾,助人为乐、慈俭济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劳动自养、自食其力,淡泊名利、和光同尘。
“和”字,繁体字是“龢”。从其篆体字的写法来看,就像一个跪着的人,正在吹一个芦笙,笙管长短不一,粗细不均,吹出来的声音才是一个和声。如果笙管都一样粗、一样长、一样齐,吹出来就一样的“呜”声,哪来天籁之音。所以,声音只有一个就无法听,“和而不同”才是最好听的音乐。“和”字的说文解字完全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
因此,无论是王阳明的从 “清平”到“平和”,还是旧志中的“和”邑,或是近代 “靖和浦”、“饶和浦”中的平和简称,“和”始终是平和县名的最关键字,寄托着“自强不息生和气,厚德载物扬和风”的美好愿景。可以说,“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最本质,也是平和核心价值和精神之所在,更是平和文化的全部。
来源: 平和县方志委 平和网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洪婷婷
欢迎在漳州微信矩阵、今日头条上做品牌宣传,开业广告,产品推广,各种活动直播等,*18359614989( 微信同号,请备注“推广”)
海峡导报漳州地区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