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罗纳河上的星夜》绘制于1889年,尺寸92×72.5 см,布面油彩
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寻找灵感,梵高搬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镇,并开始实施的“巨匠南方”计划。在此期间,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终于形成了,其创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梵高在这个拥有南方和煦阳光的小镇上创作了一些作品,他试图用最佳的笔触表现出当地自然风光的特征和本质,同时将色彩作为表达自己想法的手段。
1888年,梵高将一幅描绘阿尔勒夜间河堤工程的素描送给了好友尤根纳•宝赫。次年,文森特·梵高在圣雷米镇的修道院里治疗期间将它绘制成了油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罗纳河上的星夜》。这幅布面油彩画是后印象派油画的一个生动例子,并且作为一幅杰作,它与梵高在这段时期内所创作出来的其他作品相比毫不逊色。
梵高的好友尤根纳•宝赫(Eugène Boch, 1855年—1941年)是法国—比利时艺术家和诗人
那么这幅画的作者在画布上描绘了什么呢?首先,我们能够在夜晚的星空中,轻易地找到大熊星座和北极星,这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景观来自哪里。画布从边缘的深蓝色逐渐过渡到中间的浅蓝色。黄白色的星星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颗升上天空的烟花一般,绽放出白绿相间的光晕。
作品的另一个元素是罗纳河畔阿尔勒镇的夜景,夜色下的城镇与天空几乎融为了一体,沿河而设的一盏盏路灯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落在了河面上,倒映出来的金绿色光晕与天空中闪烁着淡黄色光芒的星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观者在乍一看到这幅画时,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明亮的路灯、蓝色星空、城市的夜景所吸引,然后才会将目光移至画布的下方。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对挽手相伴沿着罗纳河畔散步的中年夫妇以及两艘静静地躺在岸边的小船,此处的点睛之笔为整幅画的基调增添了更多的宁静与祥和。
罗纳河畔的真实夜景
人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夜景,而艺术家则喜欢远眺星空并随之进入思绪中。它是这样的令人着迷,以至于人们在如此的美景中无法自拔。一个多世纪过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欣赏到他画作中所描绘的美丽夜景。
文森特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阐述了自己对于这幅作品构图的想法:“我在画布上加上了一张小素描,简而言之:满天星斗的夜空、沿着河岸的汽灯、海蓝宝石色的天空、亮蓝色的河面、粉红和丁香色相间的地面、蓝色和紫罗兰色的城镇。透过灯罩呈现出的黄色灯光,倒映到水面上光亮如金。在海蓝宝石色的天空中,大熊星座闪烁着绿色和玫瑰色的光芒,灯光的倒影与天空中的星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前景中的两位恋人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这幅画是梵高以星夜命名的三幅作品中的第二幅,描绘了城镇夜色和散落在天空中的繁星。文森特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曾这样说:“我仍然需要宗教信仰,所以晚上我走出房间开始画星星。”
但是,如何能够做到在漆黑的夜晚作画的呢?文森特十分笃定:他搬到阿尔勒镇的初衷便是想在真正的大自然的星空下寻找灵感。于是他在自己的草帽上绑上了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作画用具带到罗纳河畔开始描绘夜景。
“我想描绘男女之间永恒的东西......”文森特曾这样说道。那么还有什么能够比描绘星夜更能表达永恒之意呢?油画右下角的那对中年夫妇在模糊的城市夜景下显得形单影只。他们面朝星空,似乎在远眺苍穹深处那七颗闪耀着光辉的北斗七星。它们一直在空中,而这对夫妇也随着画作的问世定格在了画布上,这或许就是梵高想诠释的永恒吧。
一位法国现代天文学家卡米耶·弗拉马利翁在思考伽利略、苏格拉底、梵高、孔子等历史伟人的命运的过程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们犹如天空中闪耀的恒星,或许正在宇宙中的某个角落继续自己在人世间中断的事业。”如今,也许会有人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中,突然发现一颗小小的发光点,就像那谦逊的艺术家文森特·梵高一般,于是乎便体会到并记住了什么是永恒。
这幅描绘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夜景的油画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中。我真的很喜欢它,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