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700元和3万多的心脏支架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什么让它们的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呢?便宜的真的用不了吗?
从几万元降至几百元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心脏介入支架手术,在解决心脏难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当时介入手术中使用的支架主要依赖于进口,一根支架就要2-3万,再加上住院等其他手术费用,一次手术下来至少要5万以上,如果一根支架不够,最后的价格就会更贵。
所以,对于不少普通家庭来说都是难以负担的,甚至有人选择放弃治疗。
心脏支架高昂的费用,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类似的情况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医保局采取招投标的形式,价低者得,投标成功的厂家直接供货给国家,供患者使用。
这样一来,减少了中间商的差价,心脏支架直接降到了700元,解决了患者看病贵的难题。
降价后的利益冲突但随之而来的是,因为过低的价格,使各方的经济利益受到了影响,自然积极性也降低了。
对于许多厂家来说,为了降低成本,从原来的上门服务变成了叫快递送货,还有一些厂家在价格压力的影响下,不得不宣布*。
然而,对于医生而言,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过程中,他们会暴露在强烈的射线辐射下,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但在支架降价后,医生的手术费用也直接减少了一半,因此很多医学生放弃了心内科,从而使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