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双十一时期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或许也只有在这种需要刻意购物的时刻,才能最直接地对话自己的购物情绪,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般如此厌恶去打开手机购物软件。
今年双十一还特意被提早了半个多月,当红主播以令全网咂舌的成交数据掀开了购物节大幕,而我不想去参与的心情像极了不想做作业的学生、赖着不起床的人,能拖一天是一天。
今年对我来说是置办新家的特殊年份,真是有一大堆东西需要添置。我多么期待有人能帮我全部买好,别让我去面对选择。突然发现,购物从从前的喜悦已悄然变成了如今的负担,真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转变的,值得好好去想一想……
新鲜、猎奇,栽入网购世界后的初始乐趣
我应该是较早接纳了网络购物的那群人,对既辛苦又有目光压力的实体购物天然没有好感,躲进网络轻松又快乐。那时在中国的电子交易平台还不是淘宝,而是一个叫eBay易趣的网站。我起初在上面淘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易买到的东西,比如望远镜、帐篷,后来才衍生到日用品,以尝试小众品牌为乐趣。
那时候国内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其强劲力体现在日用纺织品领域是拥有数量繁多的外贸尾货店。和国内单调的商品品类不同,外贸的东西除了质量好,根据其出口国不同,风格差距巨大,有些还会颠覆刻板认知,这让买东西拥有了另一个属性——猎奇。
外贸小店是市场灵活度最高的群体,早期接触的网店大都是这种风格。其实线下店也是风头正盛,但互联网购物更像打开了礼物宝盒,涉猎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即使里面鱼目混杂,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新鲜有趣是会让人欲罢不能的。
至于淘宝网,在我接触网购的时候也已经存在,但除了觉得名字取得挺好之外,似乎对它没有其它印象。
那个年代的网络购物是很麻烦的。没有精美图片、没有动态展示、没有即时沟通、没有第三方担保,特别是没有网络支付。商品咨询主要靠留言,回复得很慢。一来一回地一个礼拜,拍下商品,卖家会发来一串汇款账号。然后我去邮局填单子汇款,再等上十天半个月的,东西到邮局,自己再拿着通知单去取货。那个年代民营快递公司还不普及。
麻烦的购物流程似乎又在助推购物乐趣。挑挑选选、比比对对,既是对自己眼界的拓宽,也是对自己眼力的磨练。愿景、研究、期待,有足够长的时间来积攒发酵开箱瞬间的快乐。开箱的一刹那,是对新鲜感的兑现,是在为自己的眼光打分,真的会像小孩子获得圣诞礼物时那般欢快愉悦。新鲜、猎奇,此为栽入网购世界后的初始乐趣。
亘古不变的比价乐趣
2004年淘宝推出支付宝是有碾压型优势的,大概就在那个时候我转辗到了淘宝。旺旺实现了即时通讯,支付宝完成了信用担保。我算不上一个很爱购物的人,可能连平均水平都达不上,但离开eBay后也能明显感觉到网购订单量的增长,这个绝对得益于沟通效率的提高和速递的突破式增长。不知哪年大概自己都觉得快递太多了,特意统计了一下,是48单,将近一周一单的频率。
这个频率已足以被公司前台关注到。一开始她很困惑为什么总有人会给我寄东西,后来默默地明白了,会问我“靠谱吗?”“东西怎么样?”最后我清楚地记得,她特意过来找我帮忙注册账户、咨询购物流程等。之后,我又协助了第二、第三、……,若干个同事完成了相同操作。内心既有为人师的满足感,又略感失落,大概是因为觉得网购这个行为不洋气了。
这个现象印证到淘宝上,应该是它每年增长的客户数量吧。据说在2006年,每天会有900万人在上面逛街。后面没太多可说的,淘宝蓬勃发展,外贸的高收益吸引了一批假冒产品入驻,猎奇准确率下降严重影响购物快乐指数。但还好,我们还有恒古不变的比价快乐让人沉迷。
2010年前中国的产业链应该还是散乱的,各类小工厂靠着一亩三分地养家糊口,经销商分封而居,不同渠道的差价很大。找到同类低价品,质量若还符合预期的话,会很开心。这种从比价中获得乐趣的行为,我觉得我和我妈没有任何不同,只是当初她只能在菜市场附近寻找,我能全网找。当然现在她能去拼多多找了,这是拼多多的成功,俘虏了最后一群上网困难户。
但网购相比实体购物更具优势的是,你能便利地顺藤摸瓜找到产业集群地。用宏观视角看微观问题是属于我这个人的大病。那段时间,对探索淘宝上产业集群这件事我真是干得乐此不疲,并哄骗自己说,这能获得最高性价比。当然后来发现这只是种原始的、质朴的、只存在于低层次产业格局中的观念。但通过那段时期的探究,还算有所获吧。我知晓了南通的纺织品、苍南的纸品印刷、佛山陶瓷、邢台羊绒,威海的日韩经贸等等。用淘宝研究产业带,是购物之外附加的乐趣。后来,淘宝也发现了其关联性,推出了产业带购物专题,剥夺了原本属于我的快乐。
短暂的海淘快乐
品牌总是高傲而后知后觉的,我不太记得哪一年有大量品牌涌入天猫。考据历年成交额,2011年双十一,共有2200家店铺参与,交易额52亿。较前一年771家店铺,翻了3倍,较前一年9亿成交额,翻了5倍多。我相信这应该是品牌入驻天猫的转折年。
早入驻并不代表能占据发展优势,品牌的入驻显然挤压到了小店的生存空间,原先辛苦搜罗来的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小店逐渐陨落,再去翻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是查无此店了。这是我那段时间的困惑:为什么物美价廉的东西总是逃不开*的命运?不光指网上的店,实体店也大抵如此。2019年年初,一篇《抢救上海小店》的文章在地方圈子内流转,小而美是文青们的美好理想,却总是抵御不了市场的碾压。或许在这个市场逻辑中,物美价廉不是绝对优势,体量小却是绝对弱势。
失去了找小店和研究产业带快乐的我,在淘宝正在指数级增长的时候,开启了另一个颇为麻烦的阵地——海淘。亚马逊喜欢推的产品品类显然和国内不一样,突然又有了新鲜感。而且有些品类的价格与国内差价确实很大,记得买过一双ecco的鞋,商场打完折是1500,亚马逊上是599,算上运费税收,怎么都划算。海淘的过程似乎又回到了原先在eBay的体验,下单后找转运仓,报关,到岸清关,国内物流,一套流程下来十几天到一个月,觉得纯粹是在为开箱攒乐趣啊!
除了买日用品,促使我去海淘的最大动因是因为那段时间沉迷了纸艺手工。我需要很多工具,本质上是些小型家用模刻机和刻板。模刻是低端产业,我们国家很发达,小批量订单都能接。但配合设计的家用机器,市场是空白的,要么就是直接低到儿童玩具里去了。我相信很多皮具和布艺的手工爱好者遇到的是相同的问题,布艺裁切工具大多是台湾日本品牌,皮具机器是德国品牌。这是手工业的困境,也是设计的困境,依然是市场体量太小的问题,是工厂不屑去做的。我是在那个时期彻底明白了制造引领和设计引领的产业结构是如此地不同,也感同身受地体会了一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强国背后的深意。
海淘没增添多少快乐,反倒多了一份忧伤。没过多久,上海成立自贸区,海淘变容易了。既然容易了,我也就断了心心念念。对于我这种人来说,购物难度与购物意愿显然是成反比的。手工爱好也因为工具又贵又难买,弃坑了。
逐渐低落的购物欲,让不选变成了首选
2014年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这个浪潮中,我感觉购物*开始走下坡路了。刚开始为响应浪潮运动,我买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众筹产品,像猪鼻子似的防雾霾口罩、3D打印保暖裤、走情怀路线但设计又有明显缺陷的文创用品。试过证明,创新品只是不成熟产品的另一种说法。买东西的快乐源泉在于买到好东西,而不是奇怪的东西。
这段时间感觉是好东西很少的时期,科沃斯扫地机器人还不会规划线路,整天傻傻地撞来撞去;新品迭出的小家电面子是漂亮了,里子没任何变化。工业设计的简洁度、部件紧合度仍然让人有种无语的感觉。特斯拉粗糙的工艺却顶着百万级的价格,叫人看不懂。在新兴消费领域的热情就这样被一件件产品挫伤着。
反观传统领域,服饰行业受互联网冲击是具有代表性的,大牌推副牌隐性降价,这行为倒是令人满意。不过发觉降价后的服装鞋帽,产品质量差距在变小、品牌调性也在趋同。到我这里就彻底沦落为和日化用品一个待遇级别,认准品牌按需替换,小范围尝新保持品牌更替。关于这个领域的消费乐趣算是全军覆没了。我现在觉得这是工业品成熟后的必然结果,不稀缺,便失去了期待的价值,与之一起葬送的还有附着在期待上的乐趣。
产业发展的滞涨必将体现到经济上,2015年全国GDP增长率破7,创了过去25年来新低。经济低落期会捧红“无印良品”这种主打基本款的品牌,但若是归结为省钱的理由,我是不同意的,这是过高估计了人能忍住不花钱的自制力。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对日用品低期待、常态化购买的反应。“月薪5万优衣库,月薪5千优衣库”,不在意穿着社交的高收入阶层不想把时间花费在买日用品上了。这大概也是我当时的心态,购买频率的增加,减少的是研究和比选的热情,买东西越来越趋向品牌化,获得的购物感受是仅仅为,符合预期。
品类爆炸增长的结果催生了“不想拥有”
那段时间的商品类型应该是爆炸式增长的,多出了很多细分领域,比如一个保温壶,竟要分出恒温的、便携的、闷烧的。那段时间的家居空间是被严重侵占的,当面对三个保温壶的时候,直面而来的感受一定不是精致的生活,而是杂乱的痛苦。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使用场景,翻箱倒柜的行为也必将破坏一切美好感受。
这个时期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过去,产品是有价值的;现在,时间和空间变得也有价值了。我得思考值不值得让你入家门。所以,送赠品不再有吸引力,拿回家都觉得费力;质量不好的纯粹是在浪费社会资源,徒增碳排放;特殊场景下的一次性用品竟然可以接受去闲鱼,我对自己也是刮目相看了一番。过去,消费的乐趣局限在消费行为本身;现在,影响消费乐趣的因素扩大至需要平衡时间、空间。感觉在买东西前,先得确定下购买属性,再为自己排出愉悦感优先级,才不至于迷失在玲琅满目的商品海洋中。有时我甚至觉得,未来“非占有”型消费大有前途。
一种既丰富又贫乏的消费感
对一个老派消费者来说,购物的乐趣来自于超乎预期的品质、新鲜与猎奇、低价的优越感、额外获得的知识。现这些东西在互联网中都只能是短暂的峰谷,一但出现,就会被迅速磨平。我发觉太二的出现提升了盒马速食酸菜鱼的口感,小米为OLED电视重新确立了定价标准,这些是属于互联网消费特点的,从一件件去淘,变成了一类类去选。品类会越来越多,但同品类里的产品差异性会越来越小。这是一个让人觉得非常矛盾的消费时代,看似越来越丰富,却又感觉越来越贫乏。
我想了很久,这让我产生的不舒适的贫乏感究竟是什么?商家尽心竭力地在为我们创造消费目标、铺置消费场景、便捷消费流程、服务消费体验,我究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或许和孩子的感受很像吧,能*家长把什么都准备好了,孩子便会佛系,那是家长挤压了孩子探索生活的空间。极端效率化的市场能力,让消费行为本身不再具多样性,也在挤压消费者草根性的探索乐趣,让蕴含在消费活动中的人文感受越来越寡淡。
我终于写出了我对消费的个人感受,因为今年感到特别地厌弃购物,并不是针对这越来越没诚意的双十一,更是对购物本身的厌弃。今年针对搬家的现实情况,我默默地将购物优先级调成了时间优先,在最短的时间内买完需要的东西,对我来说才是最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