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剑川,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妇孺皆知:在很久很久以前,从天堂飘落下来一个歌本,落在了"白族之乡"剑川。于是,位于横断山之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剑川,人们能歌善舞,能弹会唱。剑川,也就成了闻名遐迩的"歌舞之乡″、"曲艺之乡"。
在剑川,人们舞的是节奏高亢、明亮轻快的白族霸王鞭;弹的是铿锵有力、如泣如诉的龙头三弦;唱的是优雅婉转、美妙动听的白族调。岁月悠悠,这一舞一弹一唱,已经上千年。其中,流传最为广泛,最为普及的是白族调。不管大人小孩,不管城镇乡村,也不管工人农民,或者干部、学生、知识分子,都能够唱上几句,或吼上几嗓子。
据《剑川文化志》介绍:"剑川白族调为白族山歌之一种。……广泛流传于剑川及与之相邻的洱源、兰坪县金顶和通甸、丽江县九河等地"。
白族调可独唱,也可对唱,或者合唱。歌词叫做山花体,通常有两种格式:其一,"三七七五″十"七七七五";其二,"七七七五"十"七七七五"。独唱每首为八句;对唱每人唱八句,可反复演唱。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一般以三个字起兴,常见的有:"小心肝"、"花上花"、"阿勒勒"等,具体看演唱环境和对象而定,如:
小心肝,
一年一度石宝山,
一年一度来相会,
喜坏了阿哥!
细算日子三百六,
去年约会今年来,
不见阿妹心忧愁,
愁白了黑头!
你是天上七仙女,
你是地上何仙姑,
你是最美王昭君,
教我怎不想!
世上就数你最美,
世上就数你最好,
快点来到阿哥旁,
只爱你一人!
白族调可热情奔放,也可委婉缠绵;可谈情说爱,也可挖苦讽刺。旋律优美,表现力强,内容十分丰富。每年农历七月的石宝山歌会,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往往要唱上三天三夜,意犹未尽。
2014年12月3日,剑川白族调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响彻中国大江南北的电影:《五朵金花》主题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就改编自剑川白族调。早已成民歌经典,久经传唱,长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