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6月9日消息 你有没有好奇过,我们用过的废旧电脑都去哪儿了?今天联想官微发文对此进行了科普,一起来了解一下。
IT之家附全文如下:
看着你眼前的电脑。假如你是一名白领,每天至少要工作8个小时,一个月工作20天,一年工作12个月,一生工作36年,那么你与电脑朝夕相处的时间便是8×20×12×36=69120小时,约等于8年。电脑和你的亲近程度不亚于“朋友”。但你有想过吗,当眼前的电脑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将被送往何处?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当“电脑”变成“废电脑”时,它通常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一台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外壳、显示屏、散热系统(散热片及风扇)、定位设备(鼠标及触控板)、输入设备(键盘)、处理器、电池、硬盘、显卡、内存等部分。当电脑报废以后,你可以把它整体丢给电脑回收站,也可以把外壳、硬盘、内存、无线网卡等有用的零件取出来,在网上卖掉。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重点讲下,那些被像垃圾一样丢掉的废电脑都去了哪儿。2016年6月,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符合以下情形的固/液态废物列入该录:
1、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其中,电子元件制造行业中线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使用酸进行铜氧化处理产生的废液、铜板蚀刻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被认定为危险废物。也就是说,连接着显卡、内存、处理器等各种硬件的电脑主板,在进行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变成危废。
这份名录揭开了废电脑的真面目,废电脑的本质不是“废”而是“毒”。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这些原料有一半以上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比如,电脑的塑料外壳都涂有一层防火制剂,这种制剂就是有毒的。每台电脑的显示屏中大约含有一公斤铅,这种物质钻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终身残废。电脑电池和电路板中还含有镉,过度摄入镉可能会发生镉中毒。
如果废电脑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填埋,当雨水接触到这些埋在地下的垃圾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垃圾渗滤液,其中的重金属渗到地下水中会引起严重污染。而如果人类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地下水或者食用了受到污染的动植物,轻则中毒,重则死亡。
2007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曾发生过一起诡异的事件。某片区域的居民突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调查显示,这些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患有呼吸道疾病,1/3因重金属中毒而出现血液异常等情况,而罪魁祸首就是附近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
由此看来,填埋并不是废电脑最好的归宿,那还有其他办法吗?来看看世界上第一家专门处理废电脑等电子垃圾的工厂是怎么做的。这家名叫的“生态电子公司”的工厂位于芬兰北部,采用的处理方法类似于矿山冶炼,就是先把废电脑和废旧电子产品粉碎和分类处理,然后再送到冶炼炉中回炉,提取出金、银、铝等金属。
下面是一份发布于2013年的专利文件,文件里详细地介绍了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稀有金属的方法,思路大致和生态电子公司相同——通过分离 冶炼的方式,将废电脑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