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
主要是由于在同一部位反复使用胶布,表皮细胞被胶布胶所损。
2.临床表现
损伤程度与患者的皮肤条件有关,可表现为皮肤充血、肿胀、破损及疼痛等。
3.预防措施
表皮剥脱者使用透气性佳、黏性适中的低敏性胶布;或局部皮肤涂抹或喷洒皮肤保护膜后再行粘贴;并注意更换胶布贴部位及正确揭除胶布。
4化学性损伤1.原因
皮肤表面与胶布间有刺激性化学物质残留。可为胶布胶的化学物直接作用于皮肤,也可是皮肤上存留有化学刺激物(如酒精或其他消毒剂等),加上覆盖不透气的胶布,导致皮肤产生化学物刺激的反应。
2.临床表现
胶布贴部位出现红、肿、丘疹,严重时可产生脓疱。
3.预防措施
粘贴胶布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并抹干净,避免使用消毒液;胶布粘贴于干燥、清洁、无化学剂或油脂的皮肤上(化学物质或油脂会影响胶布黏性),并选用透气性好的胶布。
5皮肤浸渍1.原因
由于胶布所贴部位的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胶布气性差所引起,浸渍可削弱皮肤强度,使之更容易受刺激及损伤。
2.临床表现
皮肤发白变软,并出现肿胀和皱褶。
3.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引起皮肤浸渍,重要的是选择不妨碍皮肤排汗和呼吸的透气性良好、黏性适中的低敏性胶布。另外,要选择符合使用目的和部位的有一定固定力和黏着力的胶布。也可局部皮肤涂抹或喷洒皮肤保护膜再粘贴胶布;及时更换沾湿的伤口敷料,避免皮肤受伤口渗液刺激;注意更换胶布贴部位并正确揭除胶布。
6过敏反应1.原因
对胶布本身的粘胶或材料过敏。
2.临床表现
红、肿、丘疹及发痒,涉及部位不限于胶布边缘或下面,可涉及胶布周的广泛部位。胶布贴时间越长,反应越严重。
3.预防措施
去除现用的胶布,使用透气性好、低致敏性胶布;使用无粘胶绷带,如3M自粘绷带;对病人进行斑贴试验,了解病人的过敏史,避免接触致敏源;经常观察胶布边缘的皮肤,注意有无发痒或发红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