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王冕,儒林外史王冕人物关系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2 02:35:07


说起《儒林外史》,或许你会有些陌生,但提起其中的“范进中举”,当真是家喻户晓。

一本书,写尽了当时的天下儒生,道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

人性的真实,在作者吴敬梓的笔下显得更加鞭辟入里。

茅盾曾说:“如果有什么准备写小说的年轻人要从我们旧小说堆里找点可以帮助他‘艺术修养’的资料,那我就推荐《儒林外史》。”

“不尚夸张,一味写实”的白描,让世人更能感受到其中的人生哲理。

而书中的这三句话,更是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儒林外史王冕,儒林外史王冕人物关系(1)

吴敬梓|山花文艺出版社

儒林外史王冕,儒林外史王冕人物关系(2)

“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

对于古代儒生来说,科举取士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但凡有一点名声的人,无不想着入仕为官。

但王冕是个例外。

他出生于元末一户淳朴的乡村农家,父亲早亡,母亲靠做针线活供他上了三年学堂。

后来为了补贴家用,他退学去给邻家放牛。

但王冕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学业,他一边放牛,一边自己学习绘画。待到十七八岁时,已然成了乡里的书画名人。

王冕的名气越来越大,请他出来做官的人也越来越多,可他却独独视金钱名利如粪土——屡次拒绝征辟,一心逃避官场。

就连朱元璋邀请他出山,也被他拒绝了。

有了盛名后的王冕,没有去追名逐利,反而继续选择穿三尺素衣、做一介平民,潇洒恣意地生活着。

《菜根谭》有言:“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为人处世,要在世俗之中存有一颗素心,更要在名利之前持有一份风骨。

不去做名利的跟屁虫,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朝夕的名利之中。

正如王冕以梅花自比作的那首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能够坚守一颗简朴恬静的内心,其实就拥有了最富足的人生。

儒林外史王冕,儒林外史王冕人物关系(3)

“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

自律,人生的修行,它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鲍文卿出身于南京的梨园世家,从小学习唱戏,为人也颇具风骨,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须是骨头里挣得出来的钱,才做得肉”。

当时,他与安东县知县向鼎是好友,自然就成了一些趋炎附势之人的拉拢对象。

有一次,有两个极尽奉承之能事的书办,恳求他在知县向鼎面前说个情,并承诺:只要答应去说情,就先兑五百两银子给他。

结果书办热脸贴在凉屁股上,被鲍文卿一番“公门里好修行”的宏论说得“毛骨悚然、一场没趣。”

还有一次,崔按察司让他去向鼎处领取按惯例存放的“正当”款项。

本该是授受两欢喜的事,可鲍文卿却坚拒不收,而且他还有个新鲜的理由:硬说那银子是朝廷给老爷的俸银,而自己是贱人,用了朝廷的银子非折*自己不可。

鲍文卿就是一直以这样一种自律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的。

儒林外史王冕,儒林外史王冕人物关系(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