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5 21:18:58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1)

备课篇

这几年学校要求上四同课,即组内老师同备课、同上课,课后再同评课、同反思。最初作为单打独斗的心理老师和传统文化老师的我,还挺好奇这个都长一个模样的课堂。

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我亲身经历一番。

我们一起选择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刘安露老师说,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如果只讲这一篇,课堂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我同意她的观点。如何整合?我俩意见不一。我想整主题阅读,因为我喜欢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烟台地区一直使用的是鲁教版,从今年改成部编教材,因而这批八年级学生完美的错过了写母亲的这篇文章。安露老师想整传记写作,而且是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整合。从阅读到写作,从现代文到古文,这个跨度太大了。不过我没有十分坚持我自己的想法,偷了个懒,等着安露老师拿出课堂框架。

最终,我的这位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安露妹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整合方案,绝对可称得上一次创新。她想到了本学期的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其中第八章最后一节单独写了朱德,这也是人物传记,这两篇文章不仅在内容上可以形成很好地呼应,在人物传记写法上也可以互为补充。于是我们确定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传记的一般特点及写法;选取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法。

这方案我举双手赞成。我也真正理解了学校领导们提出四同课的用意——凝聚集体智慧,让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

不过,最终课堂的呈现,我俩还是出现了不同。我这个班级学生语文学科整体水平要差些,再三权衡之后,我调整了课堂的结构,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回忆我的母亲》那里。最后的几天,得空我都会和修老师谈谈我的困惑。比如为什么说这些事件就是典型的事例,它们究竟典型在哪里?关于这个困惑,所有的资料都没有解释,只是反复提这个词——典型事件。

最后一天晚上,对着那些图我还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理解典型事件。

课,我选择了在录播教室里讲,因为那里有学校最先进的教学设备。

没有试讲。

一节家常课即将开始。

Si Wei Dao Tu

三用导图,让语文思维可视化

我教《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2)

一用导图,明晰学习目标

《回忆我的母亲》是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对于本课目标的解读便先由单元学习目标入手。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3)

将我画的第二单元学法指导思维导图放于投影下,我开始解读: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和写作,它们就像一对翅膀,带着我们飞翔。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与“生活的记忆”有关,记录了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鲁迅回忆的是老师,朱德回忆的是母亲,茨威格回忆的是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艾芙居里回忆的是自己的父母。这些课文都带有传记的特点,但又各自不同,因而本单元写作训练就是学写传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借助《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了解传记的一般特点及写法,学习选取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法。并通过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目标清晰了,学习方向也就明确。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