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5 21:18:58

三用导图,搭建思维框架

这个环节是要带领学生去学习另一篇人物传记,斯诺笔下的朱德。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9)

书提前布置学生阅读,每位同学根据阅读后的思考,也画出了各自的思维导图。

首先朗读课文后四段,由这四段内容的分析过渡到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问大家,认识了一个勤劳伟大的母亲之后,了解了母亲对朱德的影响以及朱德对母亲的怀念。那么,在一个外国人的眼里,朱德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开始交流分享关于朱德的思维导图。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大多是按照外貌、籍贯、职业、家庭组成、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基本情况,以及个人主要经历等方面来整理的思维导图,这一点我事先已经预料到了。这也是人物传记写作中最主要的内容,这样的角度归纳很正常。但我在细读斯诺的文章时发现了另一个角度,按照我的发现我画出了我的思维导图。我请学生看我的导图,并试着说出我画导图的思路。

学生找出我是从斯诺写,康克清(朱德夫人)说、外国记者说、朱德自传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我进一步问,斯诺为何会从这四个角度来介绍朱德?

学生讨论了半天才明白因为要真实。

的确,因为斯诺没有能亲自采访到朱德,他不能胡乱写。人物传记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要写真人真事,不能道听途说,引用的资料也是绝对真实可靠。

最后同学们读斯诺给朱德高度评价的段落,进一步了解朱德的伟大之处。而正是这位勤劳而伟大的母亲,养育了智慧而忠诚的朱德!再次回到课文,板书归纳总结。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10)

其实,最后的板书也应该算是一个导图,对整堂课做一总结提升。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本节课,是我将各种导图应用于语文课堂的一次小小的尝试。这一个个的导图,成为我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力的有效助手。它们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最终进入到一个教学相长的境界。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11)

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思维导图(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