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 巴什基尔人运用弓箭的手段几乎和14世纪的库曼人别无二致
巴什基尔人的战弓通常是不到1米长的复合弓,配备长约1.2米的箭矢,箭头形状各异,箭筒里一般存有16-25支箭。准备射击时往往会将几支箭含在嘴里,几支夹在左手里,以便快速射出,而后用骑枪或刀剑展开近战。当然,在1807和1812年最初出动的几个巴什基尔团装备、训练都还不错,但后期动员的巴什基尔人装备往往就没有那么富裕了,尽管还能做到弓箭人手一套,但骑枪、刀剑时常出现短缺,火器就更不用提了:迟至1812年11月,波罗的海沿岸的几个巴什基尔团还是仅有弓箭,于是暂时只好用于押解战俘、维持后方治安。
▲图8. 1813年画家沙多笔下的巴什基尔骑射手
东普鲁士初露峥嵘在拿破仑战争中,巴什基尔和卡尔梅克骑兵要到1807年6月才首度出现在战场上。根据沙皇的旨意,奥伦堡军区在1806年底、1807年初征召了9500名巴什基尔人和500名改宗东正教的卡尔梅克人——至于依然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征兵工作就进行得颇为困难——总共编成20个团。与通常一人一马的正规骑兵不同,这些游牧骑兵均为一人双马,以斯塔夫罗波尔卡尔梅克团为例,该团在1807年1月27日(俄历1月15日)共有599名官兵和1226匹战马。
▲图9. 1807年画家绍尔魏德笔下兼有叉子枪和弓箭的卡尔梅克骑兵形象
1807年6月16日,第1、2巴什基尔团和斯塔夫罗波尔卡尔梅克团终于抵达东普鲁士前线,虽然此时俄普联军败局已定,可交战双方还是不时发生战斗,这三个团随即参与了发生在塔普拉肯(Taplacken)的后卫战。英国观察员威尔逊爵士就对这些新来的骑兵颇感兴趣,做了过于理想化的描述:
“1500名巴什基尔人从大鞑靼地区赶来,在韦劳(Wehlau)与(俄国)主力军会合,他们头戴钢盔,身穿锁子甲……对着一个敌军(法军)中队射出了一阵箭雨,造成了一定的*伤,而后冲向敌军,抓获了若干战俘。”
▲图10. 佚名画家笔下的巴什基尔锁子甲骑兵形象
不过,威尔逊提到的战斗倒是真有其事,巴什基尔、卡尔梅克团在6月16日和7个顿河哥萨克团一起投入战斗,与法军的龙骑兵师和轻骑兵师交了次手。就连大军团公报都可以间接证明这一点:
“一群卡尔梅克人在蒂尔西特附近用箭作战,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士兵大笑不已。这些人居然选择古代兵器而非现代兵器,实在是令我们倍感怜悯,比起我们枪支的威力,再没什么比这些兵器更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