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人用蒲扇吗?
有。我们宿舍楼下沈老师家,每天早上发个煤炉。炉膛里塞了木柴,底下的引火点着后,木柴已燃着火,上面就放上煤饼。那煤饼有点潮,一个个蜂窝似的小孔里冒出烟。这时候,为了加快煤饼点燃,沈老师母亲就从屋里拿出一把蒲扇,哗啦哗啦,往下面的炉膛口扇风。
那是一把很普通的蒲扇,扇面泛黄了,沿口的蓝布料褪色了,手柄露出沧桑的的裂痕。它显然已经有年头了,没开裂破碎,是主人保管得好。
图片
我们年轻时候,还没有液化气,有个煤炉用上蜂窝煤,已然是街上居民的特权。农村人家是烧柴火的。用蒲扇发煤炉,是一个传统,我没有少做。那时候蒲扇是家家必备的寻常之物。在扇子上写名字,是个特别的技巧活儿。先用浓墨写在扇上,然后用煤油灯的油烟熏黑,最后用湿抹布擦,黑黑的油烟擦不掉,墨迹被擦掉留白,字迹清晰呈显。讲究人家不光署名,还画上花鸟呢。
所以主要用场不是发炉子,而是夏天扇凉风。俗语说,扇子搧凉风,时时在手中。都知道以前没有空调,连电扇也是70年代以后才有的。至于扇子,那是古老物件。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诸葛亮用的是羽毛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写的是绫绢扇。至近代 ,各地有名扇传出,安徽宣城出产一种”宣扇”,将宣纸的风格融入扇子。苏州人用檀香木做出一种折叠式檀香扇。凡此种种,花样很多。
普通人家,用不起高档物件,最普及的,还是又大又便宜的蒲扇。
图片
蒲扇也叫"芭蕉扇",据说是由棕榈树的叶子或者蒲葵加工做成。蒲葵树在广东、福建一带比较常见,我们这一带好像也有。以前我们学校就有一棵棕榈树。
蒲扇的制作,据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那就与文明史接近了。关于它的由来(祖师),有个有趣的误会。据说制扇祖师是齐纨,一个周代侯爷。可是齐纨实际是周代齐国出产的一种白绢。所以民俗学家发现,百姓是把一种白娟当作了行业神祗。
我查查资料,大概清楚了各种扇子的由来:羽扇始于西周,;竹扇始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团扇流行于唐宋;,各类丝编扇流行于隋唐五代盛于北宋,元又有发展;檀香扇始于民初。
图片
就我所知,最早取代蒲扇的,是折扇。我们长大的年头,折扇已经开始流行,尤其是纸扇,以它的携带方便,美观,气派,乃至于扇凉风的功能,全面超越蒲扇。一把在手,犹如说书先生拿一醒木,啪,手心里拍一下,气度不凡。哗,一打开,风流潇洒。
那老蒲扇呢,永远是一个不变的木讷的样子,永远攥在老奶奶枯瘦的手里,永远只能缓缓摇着。它扇出的风,绵长而不够清凉,细腻而又过于殷勤。它土得掉渣,旧得褪色,常常破裂不堪,放在家里有碍观瞻。如果人家搬了新房子,往往会把它扔在旧屋。好像老奶奶,她也跟蒲扇一样,适合于旧房子。
有个别不扔的,孩子们拿着玩。80年代末我在学校给学生排小品《济公迷》,主人公要学济公,需要一把破扇子做道具,正犯愁,到附近农家一问,真有破扇子。那蒲扇,只有一个柄,上面没有蒲叶了,只留几根茎条。拿着扇动,”鞋儿破帽儿破”一唱,滑稽的很。这小品后来居然到县里拿了个一等奖。
蒲扇,作为一种日用品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新房子没有它的位置,只有在我们上年纪人的记忆里 才有这么个物件,才有外婆的摇扇子的身影,才有扇子后面的盛夏的星空……
文末我引一首唐朝孙元晏的诗《蒲葵扇》:
抛舍东山岁月遥,
几施经略挫雄豪。
若非名德喧寰宇,
争得蒲葵价数高。
希望我们在享受空调的时候,不要完全忘掉蒲扇,忘掉蒲扇中包含着的曾经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