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源简介,张富源为什么退役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8 17:12:43

光阴似箭,他从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蜕变为核电工程界的知名专家;日月如流,他见证“华龙一号”这一国之重器从方案设计到商业运行二十多年的完整历程。融融暖日里,一位老人正走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园里。跋涉过四十年的大山大河,他兴致勃勃地看着校园里的旧景新貌,既像是多年从未与母校分离的留校老师,也像是刚刚踏入校门的新生。他的精彩故事,从川大开始——

张富源简介,张富源为什么退役(1)

张富源,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1977级化工机械专业校友,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总设计师。华龙一号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这一伟大工程凝结了中国几代核电人的智慧与心血。

川大求学:自强不息的奋斗者

时间的指针拨回1977年,张富源与川大在那一年相识。那年高考刚刚恢复,获知专业、院校信息的途径很少,站在专业宣传的展报面前,张富源看见了有巴掌大的篇幅介绍化工机械专业。回想当时,张富源说:“那时候我哪晓得那些嘛!我只想着化工机械里有个化字,而我那年高考后自我觉得化学成绩考得好,就报这个专业!”

张富源简介,张富源为什么退役(2)

就这样,23岁的张富源顺利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因这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彼时物质条件艰难,但这并没有阻挡张富源学习的劲头。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每到下课时,都挤在最前头围着老师问问题。当时,张富源所在的专业学业负担较重,一共要上近四十门课,而他每门课的成绩都很优秀,出群拔萃。

于张富源而言,母校给予的精神财富远远不仅是知识。回忆往昔,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郑品森老师。在一次去重庆实习的船上,短短的一段水路,张富源见郑老师将本子摊在膝盖上,专心致志地写写画画。后来,他才知道,郑老师是在撰写教材。老师勤谨治学,争分夺秒的精神,在之后的科研工作中,也一直深深影响着他。

今年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建院七十周年,回到学院,张富源十分感慨。年已耳顺的张老回想起大学时光,坚定地说:“直到现在,我依然热爱化工机械专业,在母校的学习影响了我的一生。”

张富源简介,张富源为什么退役(3)

时节如流,当时正值壮年的老师已然作古,但崇拜老师渴求知识的年轻学生长成了专业领域的参天大树,从老师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流淌在张富源身上,永不止息。

一生志业:“大白”背后的设计师

1982年1月13日,毕业后的张富源领到了前往909基地的分配单。一张小小的纸条,将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传送到他艰难又辉煌的未来。当时,大家普遍对核电事业并不了解,也有诸多担忧。但张富源相信,个人命运应当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觉得“既然国家需要,就去了”。

张富源简介,张富源为什么退役(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