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地质工作者,你会想到什么?
在马路上拿着一个我们说不出名字的相机,下面撑着三脚架,地上还搁着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工具,再加上几个戴着安全帽的伙计。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什么也想不到。
提起烈日下最可爱的人,我们会想到环卫,外卖小哥,建筑工人,往往忽视这群跋涉在野外的人。
疲惫的身影穿梭在丛林中,在高原上,在悬崖峭壁上,在戈壁滩中,在矿井中,冒着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风险,为的是什么呢?
图 | 地质工作者
1958年,中蒙边境一场寒流袭击了一支考察队。
人们找到杨拯陆女士的遗体时,她正俯卧在斜坡上,两臂前伸,十指插在泥土里。
在她怀里,揣着一张新绘的地质图,上面是她新涂上去的颜色。
用来识别地质,找到石油。
图 | 杨拯陆所领导的地质队驻地
人们在翻阅她生前给战友的信中,看到这么一段话:
“我想你可能早已听到那些不幸事件。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产生害怕的思想,我们的同志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应当以更勇敢的行动来弥补这些损失……”
图 | 杨拯陆女士
这个未竟的事业是什么呢?
在她献出生命的地方,已经于2002年成功地建起了祖国西部第一个年产千万吨的油田。靠着这群可爱的人,我国才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有了富强的底气。
1949年,我国的煤炭年产量为0.32亿吨,然而,经过地质工作者65年的不懈努力,2014年,我国的煤炭年产量为38.7亿吨,占全世界的一半!
50年代,我们找到了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矿!1964年的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世界,蘑菇云如同太阳一般火热。然而,这颗原子弹的爆炸背后,74位地质工作者为采铀矿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