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明老人近照。段文革 摄
“忆往昔,看今朝,我们纪检人不变的是初心,不变的是使命,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我们继续接力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持续推动我省纪检监察事业深入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这是103岁高龄,有着8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江西省纪委离休干部晓明在委机关开展的“回首40年、展望新时代”活动中的一段寄语。1938年,烽火连天之时,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她从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离休。虽已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她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永不离休的纪检人。
“每天坚持读党报、看新闻联播”
“晓老,我们来看你了。”春节前夕,江西省纪委监委离退休干部室原主任胡文南轻轻推开晓明家的房门。
客厅一角,一位白发老人撑着藤椅的扶手颤巍巍站起身,挨个拉着来访者的手放到嘴边轻轻一吻——她就是晓明。
“晓老总是很热情,有人来看她,她都会拉手亲一下,我们感觉很温暖。”胡文南说。
藤椅旁边的一个小桌上,放着几张报纸。晓明的女儿赵栋梁说:“我妈视力还行,现在仍每天坚持读党报、看新闻联播,有的报纸能反复看上好几遍。像这期《中国纪检监察报》,就看了好几遍。”
由于晓明的听力已严重退化,外人和她的交流需要借助小黑板。在简单的文字交流和赵栋梁的补充中,晓明的人生轨迹逐渐在记者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1938年11月,21岁的晓明在家乡安徽寿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正值侵华日军攻打寿县,晓明在当地瓦埠湖一带抗战,在一次穿越铁路的突击行动中,晓明被炸伤左臂。1941年6月,晓明到达苏皖边区,在新四军二师从事抗战活动。
“新四军,二师!”一听到“新四军”三个字,晓明老人突然开口打断了女儿的话,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抗日战争胜利后,晓明转战东北三省,参与组建了中共新金县委,并任组织部副部长。在新金县工作期间,晓明生下了一双儿女,一个取名“新生”,一个取名“栋梁”,名字中蕴含了她朴素的期望。1949年11月,晓明南下江西,历任吉安市委组织部长、吉安市委*、吉安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
“挨过批斗,写过检查,也住过牛棚,但我妈始终坚定信念,她坚信会有拨乱反正的那一天。”赵栋梁说。
“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群众来信来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纪委重建后,即开始着手各级纪检机关的重建工作。
1979年1月,晓明接到了时任江西省委常务*、省长白栋材打来的电话。白栋材对晓明说,省委决定建立省纪委筹备小组,由狄生任组长,晓明、尤文森、陈焕章等任筹备小组成员。
“我妈当时问,‘我之前没有从事过纪检工作,为什么让我去?’白栋材说,‘你经受过革命历练,正直、清白,这正是纪检工作者所需的品格。’”赵栋梁说,母亲就是这样,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从不讨价还价,组织安排她干啥她就干啥。
1980年6月21日,江西省委决定成立江西省纪委,同时撤销省纪委筹备小组。
江西省纪委成立后,晓明担任副*,分管信访工作。那时,接待信访的窗口前经常挤满了人,来自全省各地的举报信件也如雪花般邮寄而来。
“八——大——麻——袋啊!”晓老举起右手比划出了个“八”字,一字一顿地说。十年动乱,很多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盼望着恢复重建的纪委能帮他们恢复名誉。
“当时信访工作任务确实很重,来信来访很多。”江西省纪委恢复重建之初就进入信访室工作的于兰华说。于兰华是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强,记录东西也快,晓明每次接访都带着她。在于兰华的印象里,晓明没有官架子,面对来访的群众,总是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
“起初大家没什么经验,就是抱着一腔热忱工作,边工作边学习边摸索工作方法。晓老文化水平不高,看信访材料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翻字典。她经常对我们说,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群众来信来访,把好头道关。”于兰华说。
“党好,国家好,大家好!”
在晓明家的墙上,贴着一张旧版的安徽省地图。因为经常被手指触摸,地图上寿县这块区域的颜色显得比其他地方更淡一些。从参加新四军开始,晓明就北上南下参加革命工作,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生活已近70年,但她始终记着自己出发的地方和初心。
“她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对党的深厚感情、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精神都令我们敬佩。”于兰华说,在她的印象里,晓明自身要求很严格,生活很简朴,没什么好衣服,冬天经常穿一件旧棉袄和一双单鞋。
对待同事,晓明在工作上会严厉地“压担子”,生活上却很体贴。“去她办公室汇报工作,经常给我们糖吃。有次我生病动手术,晓老提了一只土鸡来,说让我补补身子。”回忆起这些,于兰华眼里噙满泪花。
1983年从江西省纪委离休后,晓明依然非常关注纪检工作。刚离休时,她经常到机关大院里走走,和大家说说话,帮助年轻同志更好地履职。近几年,因行动不便,晓明去委机关的次数少了,但仍坚持看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闻。
胡文南告诉记者,晓老过百岁生日时,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省监委主任孙新阳一行来为她祝寿,向她介绍了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关情况。晓明拱手向大家表示感谢,连声说了几个“好”:“党好,国家好,大家好!”
晓明家有一个小木箱,里面珍藏着她从事革命工作以来的有关材料、照片和信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受过晓明捐助的人的来信。
除了这些发黄的信笺,箱子里还有*视察吉安时与她和其他干部的合影,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工作了45年,我妈没留下什么积蓄,我们姐弟几个也都是普通职工,以前我们不明白我妈为什么把钱给别人,现在我们上年纪了,也都理解了。”赵栋梁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停留在晓明身上。
晓明依旧端坐在藤椅上,身后的墙上贴着战友的孙子给她画的一幅水墨画。画面上是一株荷花,旁边写着“出淤泥而不染。晓明奶奶惠存”。(记者 田国垒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