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多几家音响收藏馆,没有像中国音乐家一样收集过如此海量的传统音乐……印度、埃及历史悠久,音乐不比中国少,但文化机构没能像中国人一样有所作为。
——时任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音响档案馆馆长
迪特里希·舒勒
世界记忆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人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一份时长约7000小时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逐渐形成,并于1997年作为中国第一份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22年4月和11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将这批档案分别以数字平台和APP的形式面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批珍贵档案以及档案背后故事的关注。
近日,中国民族报“道中华”栏目就此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副研究员邵晓洁。
“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欢迎页。
记者: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以下简称音研所)的前辈学者,历经半个多世纪考察、采录的音响资料。是怎样的机缘使得这项巨大工程开展起来的?
邵晓洁:这批档案的采录收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的集体成果,但与两个人的贡献密不可分,他们是音研所第一任领导、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与李元庆先生。
1950年建所伊始,以杨荫浏、曹安和为代表的音乐学家开始对一些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实地考察和资料采录。仅1950年一年,他们就先后采访河北定县子位村“吹歌会”、天津曲艺艺人和北京盲艺人曲艺队、民间艺人阿炳、苏南吹打、十番锣鼓以及昆曲鼓板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在今天看来,都是无可复制的宝贵学术资料和珍贵音乐记忆。杨荫浏庆幸于采录了阿炳,也遗憾于没能采录全部的阿炳。阿炳的突然离世带给了他们冲击和警觉,无数如阿炳那样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如果不抓紧采录,随时可能离开人世,造成人亡乐失的历史遗憾。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带着这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人员、经费存在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杨荫浏、李元庆等前辈们带着全所接连不断地进行了大量的采录、收集活动,其对象既涉及到存活的各种“口碑音乐”,也包括传世的乐书、乐刊、乐器、乐谱、图片等。
以湖南民间音乐普查为例,他们从44个县(市)中共收集到207种1423个类别的音乐,其中包括905首词曲,录得42小时的1001个节目。另收图书80种,乐器18种,为当时乃至现在掌握湖南省的民间音乐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再如全国古琴调查活动,短短三个月内访问了20多个城市80多位各派琴家,搜集采录琴曲270多首及《浙音释字琴谱》《琴苑心传全编》《松声操》等珍贵琴谱。在古琴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收集采访是空前创举,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立了一大功勋,也为古琴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奠定了基石。
今年,在“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发布之际,我们对当年参加田野调查的部分前辈学者们进行了采访。回忆起当年全所同仁同心协力考察传统音乐的往事时,他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无一不为之骄傲和感怀。
伍国栋(录音者)在贵州从江采访黔东南侗族多声部民歌。(1980年)
伍国栋(录音者)在云南勐海县曼玛寨为布朗族儿童歌舞现场录音。(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