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嘴唇肿痛的事儿。
我跟你说,有些人,嘴唇肿了、痛了,源于脾虚生火。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脾虚生火。
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0岁,医案记载姓牛。
初诊时间,是1982年的12月24日。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下嘴唇,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肿痛,20多天都不消。
为了能让嘴唇恢复正常,此人肌肉注射青霉素,内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效果,都不太好。
最后,她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滑濡而略数,舌质淡,苔薄黄。
细问得知,现在患者是乏力、懒言、不爱动,浑身倦怠,食欲不振,胃里头不舒服,嘈杂。
这时候,医家心里有数了,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太子参,赤茯苓、炒白术、升麻,生山药、炒麦芽,生石膏(先煎),黄连、甘草,大青叶。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3剂之后,嘴唇消肿大半。四肢觉得有力,食欲有所恢复。效不更方,再用3剂。最终,患者诸症平复,生活恢复正常。
这个小医案故事,就刊发在1988年的《辽宁中医药杂志》上。
我给你复述完了。
现在,我来带你探讨这里的道理。
我们从辨证的角度来看,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患者脾虚,对不对?
你看,此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滑濡,舌质偏淡,这不是典型的脾虚证吗?
但问题是,这个患者,同时还有一番热象。苔薄黄、脉略数、胃中嘈杂,嘴唇肿痛20多天,这算不算有热?当然算了。
那么,这一虚一热之间,是不是矛盾的?
我跟你讲,一点都不矛盾。
你想啊,脾胃虚弱,饮食就会停滞,气机的运转就会郁滞。脾胃,那是一身气机升降的中枢啊。
饮食停滞、气机郁滞,日久,肯定会化火生热。
中医就是这样,总是用变化的思维看待事情。
这个火热之邪被“憋出来”以后,就会伤到唇。为啥?脾,其华在唇。唇,为脾之余。同时,胃经环绕口唇。因此,脾胃有热,往往就窜到嘴唇上来。你看一些爱吃肉的小男孩,动不动嘴唇就上火,原因就在于脾胃。
所以说,对这个患者来讲,必须在健脾的基础上,清热。两件事儿,看似矛盾,实则一体,必须同时解决。
我们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吧——
太子参,赤茯苓、炒白术、升麻,生山药、炒麦芽,生石膏(先煎),黄连、甘草,大青叶。
这里头,太子参、赤茯苓、炒白术、甘草,其实是在模仿四君子汤。在健脾益气的同时,兼顾滋阴清热。山药和麦芽,健脾和胃。脾虚的事儿,解决完了。
接下来,清热去火。黄连、生石膏、大青叶,就干这个事儿。
最后,来一个升麻。升麻,善于清热解毒,还能升散郁火。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最后,等患者脾虚得补,郁火得解,她的嘴唇,也就恢复正常了。
其实,像医案里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典型表现,就是嘴唇肿痛,或者口腔溃疡,给人的感觉是爱上火,但同时脾虚,消化不良,便溏乏力,禁受不了清热去火之品。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觉得,医案里这个配伍,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当然,前提,一定是辩证准确,再行应用。所以,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借鉴,不可盲目。
关键是,我们脑海中一定要有这样的思路——在中医看来,一个虚字,一个火字;或者一个寒字,一个热字,这些都是可以共存和转化的。
这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智慧,它总是以圆通、变化的方式看待问题。我们要体会其中的真谛。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