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七字夹打孔示意图,玻璃打孔最好用的工具

首页 > 汽车 > 作者:YD1662022-11-03 17:28:49

潘祖荫行书八言联 苏州博物馆藏

潘祖荫热衷收藏金石图书,说到他的收藏,那真是富可敌国,现在上博镇馆之宝大克鼎,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都曾是他的旧藏。潘祖荫公务之馀,好古成癖,与同乡吴云、吴大澂和山东陈介祺等收藏大家一起探讨金石之学,每有新品所获,互通声气,互赠拓片文字,相与品评鉴赏。

玻璃七字夹打孔示意图,玻璃打孔最好用的工具(5)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

玻璃七字夹打孔示意图,玻璃打孔最好用的工具(6)

大克鼎 上海博物馆藏

大约是1881年初,潘祖荫忽然得到三个古陶埙,埙上有七字铭文,其中一个还是阳文,异常罕有。

埙是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被誉为我国汉民族独创独有。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埙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仅见一吹孔。夏商时期, 陶埙形制渐趋规整, 除吹孔外, 另开按音孔, 音孔数量不断增加。至商晚期, 基本定型为有序分布的一吹孔加五音孔形式,可吹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玻璃七字夹打孔示意图,玻璃打孔最好用的工具(7)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普遍发展为陶制,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形状有点像蛋。古书《尔雅》里说:“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大的如鹅蛋,小的如鸡蛋。

在儒家文化中,埙因为音色舒缓平和、拙朴醇厚,更被赋予了道德上的楷模功效。《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读作:chí),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于是“埙唱而篪和”,成为儒家“和为贵”哲学思想在音乐上的集中反映,两种乐器在古代宫廷音乐中均担当了重要角色。

潘祖荫得到如此珍罕的三代礼乐陶埙,自是欣喜若狂。那时没有手机拍照和朋友圈分享,他于是捶拓了好几份拓片,分送诸好友,一起分享他得宝的喜悦之情。

正好手边有吴云《两罍轩尺牍》一书,吴云(1811-1883)算他的长辈,同样热衷金石文字,堪称吴中收藏大V。他于1881年农历六月间收到潘寄赠的古埙拓片,喜出望外,回信说:

承惠示古匋拓多种,中间埙器字最明显,而阳识一种,尤为精绝。簠斋积至四十馀种,欲求如此者,亦未易见,洵古匋文字中至为精美可宝者。此埙已有考否?鄙见当是“命司乐作太室埙”七字。……(吴云《两罍轩尺牍校注》,页344,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吴云又迫不及待地写信告诉吴大澂:

郑盦见猎心喜,蒐集古匋残字亦有数百种。昨日寄到有埙器,七字精绝,恐簠斋四千馀种之中,亦未易多觏。仆为考释其文,乃“命司乐作太室埙”七字。如尊处尚未寄至,可即函索。……(同书,页432)

簠斋(簠读作fǔ,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方形器具)即山东大收藏家陈介祺(1813-1884),吴云给他的信里说:

郑盦所获太室埙早有拓本寄来,其阳识者,尤为精妙。土质脆薄,竟得流传于二三千年之后,为汉唐以来郑孔诸儒所未得见者,一旦大显于世,亟宜肖绘图式,授诸梓人,以公艺苑。业已移书谆劝之矣。……(同书,页398)

信中“郑孔诸儒”即郑玄孔颖达,郑玄(127-200),字康成,尝遍注群经,汉代大儒。

孔颖达(574-648)为唐初经学大家,孔子三十二代孙。

七月初,吴云参加耦园真率会雅集,不慎从台阶上跌倒,幸好无大碍,休养了十多天,几处伤口逐渐愈合。

他始终惦记着潘祖荫的这几枚“太室埙”,精神好转后马上又给潘写信:

簠斋、恒轩均有书来,极羡尊臧土埙之精。簠斋谓王廉生得其一,执事获其三,称道不置。可见鄙人前书所云,簠斋虽臧古匋至五千种之多,视此亦当逊席,似非虚谀。愚见,埙本土器中不坚之物,难得遇此流传,亟应摹其形制,专刻一图。前人所称八孔、五孔,与雁卵、鸡卵诸说,有此图说,足为经史考据之证,岂非墨林一大快事哉!尊意以为如何?

王廉生就是王懿荣(1845-1900),山东人,是潘祖荫的门生。他同样好古成癖,和陈介祺(簠斋)来往密切,两家有姻亲关系,陈是长辈,两人又谊在师友之间,几乎无话不谈。另外,王还是我国甲骨文的发现者。

对于这样一个“考古大发现”,吴云竭力建议潘祖荫请人绘图描摹,印刷出版,以化身千万,让大家共享。

“太室埙”的发现消息,经吴云等人的推波助澜,很快在一班朋友圈中传播开来。

吴云还将一份古埙拓片寄赠给常熟的收藏家赵烈文(1832-1894)鉴赏,赵烈文做过曾国藩的幕僚,曾对他非常器重。他是有名的藏书家,赵得到拓片,一时兴起,写了一篇《太室埙考》长文,洋洋洒洒,对此器详加考证。吴云称赞他“援证精确”,“鉴古有识”,并将文章转给潘祖荫欣赏。

后来,潘祖荫干脆将赵烈文、李慈铭、叶昌炽、俞曲园等人的题跋考证文字集成一本专书——《古埙考释》以广流传,等于是一本现在的专题学术研讨著作了。

估计就是吴云等人的一起哄一怂恿,潘祖荫非常得意,他又号伯寅,与诗经里面“伯氏吹埙”的句子正好般配,真是天造地设,实在太巧了。因此手里拥有这些“太室埙”,潘俨然就是儒家正统传承的代言人,无形之中对一位身居高位的读书人而言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甚至具有文化史上的象征意义。

应该就在当年不久,潘祖荫于是高调定制了这么一个“伯氏吹埙”花笺,还特别将“命司乐作太室埙”阳文勾摹印出,成为收藏史上的一桩佳话。

玻璃七字夹打孔示意图,玻璃打孔最好用的工具(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