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弯最忌讳的三个动作,压弯最忌讳的四种方法

首页 > 汽车 > 作者:YD1662022-11-24 18:55:33

浇筑混凝土楼板

【禁忌5】梁、板内弯起钢筋弯起点移位

【分析】

1.弯起钢筋加工时起弯点误差尺寸太大。

2.混淆了规格、尺寸相近但起弯点不同的弯起钢筋。

3.绑扎时不重视弯起钢筋的位置,起弯点不准。

4.两头都弯起、不完全对称的弯起钢筋方向搞错。

5.悬臂梁弯起钢筋上下颠倒。

由于上述情况削弱了构件的抗弯矩能力,发生受弯破坏,在斜拉力的作用下,斜裂缝与弯起钢筋不相交,弯起钢筋无法起到抵抗斜拉力的作用,易发生斜拉破坏。

【措施】

1.绑扎钢筋前应认真交底,弄清楚各种弯起钢筋的方向、用途和梁、板上的起弯点位置,应避免方向放反和上下位置颠倒。

2.弯起钢筋前排(对支座而言)的起弯点至后一排钢筋终弯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第一排弯起钢筋的终弯点至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50mm。

3.要精心施工,绑扎时应在起弯点位置上做好记号,起弯点位置误差不得大于20mm。

4.要加强隐蔽工程验收,发现起弯点位置偏移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5.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如果有移位要及时修复。

压弯最忌讳的三个动作,压弯最忌讳的四种方法(5)

【禁忌6】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

【分析】

1.受拉钢筋、受压钢筋和弯起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

2.板、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的锚固未伸过节点中心线。

3.配筋时结构留洞处需弯曲的钢筋未按实际需要加长,导致钢筋在留洞位置弯曲后,钢筋两端的锚固长度缩短。

锚固长度不足,没有可靠的锚固传力,受力钢筋便失去根基,无法发挥其受力作用,受力后钢筋易被拔出,支承处混凝土被压碎,造成破坏。

【措施】

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受拉钢筋强度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见下图

压弯最忌讳的三个动作,压弯最忌讳的四种方法(6)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2.当受力钢筋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规定的锚固长度时,可采用专门的锚固措施,如在钢板上焊横向锚固钢筋、箍筋、角钢和钢板等。

3.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内长度la应符合表3-16的规定。简支板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支座,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板与梁整体连接或连接板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应伸至梁或墙中心线,且不应小于5d

4.连续梁或框架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支座或中间节点范围,下部纵向钢筋应伸入中间支座或中间节点。当计算中不利用其强度时,伸入的锚固长度La≥12d(月牙肋钢筋)或15d(光圆钢筋);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伸入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表3-16规定的la;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伸入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

压弯最忌讳的三个动作,压弯最忌讳的四种方法(7)

【禁忌7】箍筋间距不均匀,箍筋平面与纵筋不垂直,钢筋接头处箍筋没有加密

【分析】

1.梁内箍筋间距偏大,削弱了梁的受剪能力,尤其是弯起钢筋部分的箍筋分布太稀,或应加密的部分没有加密,对防止斜裂缝的发生极为不利,可能导致梁的脆性破坏。

2.柱内箍筋对柱的纵筋有防止压屈、增强柱混凝土抗压能力和约束纵筋不向外凸出的套箍作用,如果箍筋间距偏大则削弱套箍作用。

3.梁、柱箍筋与纵筋不垂直或墙内水平筋与纵筋不垂直,钢筋歪斜等易造成骨架和网片变形。

【措施】

1.箍筋应通过计算确定间距和数量,扎箍筋时应先在通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进行绑扎。当箍筋间距有变化时,应事先交底清楚。

2.梁、柱纵向钢筋搭接处的箍筋间距应加密,当搭接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受力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3.梁支座处的箍筋应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4.绑扎、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和根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变形、松脱或开焊。

【禁忌8】箍筋间距不一致

【分析】

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导致按图纸上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供绑扎钢筋内架时作为依据。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

【禁忌9】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

【分析】

柱箍筋接头(即弯钩交搭处)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这是由于绑扎柱钢筋骨架时疏忽所致。

【措施】

1.安装操作时随时互相提醒,应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

2.相应解开几个箍筋,转过方向,重新绑扎,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禁忌10】同截面接头过多

【分析】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

原因分析如下: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

2.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不得小于搭接长度的规定。

4.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措施】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2.记住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杆件(如屋架下弦、拱拉杆等)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3.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含义。

4.如分不清受拉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拉区理解不同(表现在取料时,某分号有多有少),则应讨论解决。

【禁忌11】绑扎接点松扣

【分析】

绑扎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导致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接点松扣;或浇捣混凝土时绑扣松脱。

【措施】

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扎丝。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12~16mm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粗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

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

【禁忌12】钢筋走位、变形

【分析】

1.绑扎不正确,如绑扎墙柱筋不设工作平台而人站立于墙柱箍筋上自下而上进行施工;绑扣不呈八字形;箍筋弯钩叠合处未交错布置,致使墙柱钢筋走位偏斜,倒向一边。

2.在墙柱梁钢筋密集复杂处未考虑模板与钢筋工序的顺序,一律先支完模再穿放钢筋绑扎,导致钢筋绑扎困难,钢筋位置难以保证。

3.工人绑扎马虎忽略了纵横向钢筋应相互垂直,当不垂直时没有及时校正后绑扎。

4.钢筋固定不当。

5.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成品保护不当,任意踩踏,尤其是挑檐、阳台、雨篷等悬臂板负筋被踩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直接对梁柱墙钢筋振捣使主筋偏位。

6.加工前钢筋未调直、加工后成品保护不当或吊运过程中导致钢筋变形。

【措施】

1.绑扎墙柱钢筋必须搭设工作平台,禁止沿已绑扎好的钢筋攀沿作业,墙板钢筋网四周两行、箍筋四角交叉点处均应每点扎牢,相邻绑扣必须呈八字形,箍筋弯钩叠合处必须交错布置。

2.在钢筋密集复杂的部位应按程序顺序施工,先梁底模后绑扎钢筋,再封侧模的顺序施工。

3.纵横向钢筋必须垂直就位后绑扎。

4.楼板面层钢筋必须设置足够的马凳铁以保证其高度的位置准确;柱主筋除根部设箍筋与梁板筋焊接固定外,还得在其上部设不少于三道箍筋以保证主筋的位置;梁双排钢筋在绑扎时应在排间设直径不小于25mm的短筋以保证设计间距;

5.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班组应设专人值班,随时处理防止钢筋被践踏与浇筑振捣破坏。

6.钢筋加工前应调直,加工好后应注意作好成品保护,防止人为踩踏、机动车辆碾压变形,吊运过程中应检查吊点及起吊后钢筋的变形,如试吊时发现变形过大,则应调整吊点位置,使钢筋的变形降至最小。

【禁忌13】钢筋绑扎不牢,缺扣、松扣,墙水平筋下滑,柱箍筋下滑

【分析】

钢筋绑扎不牢或交叉点漏绑、缺扣、松扣,浇捣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会变形、松脱,钢筋移位、间距不匀,墙的水平筋、柱的箍筋下滑,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并出现露筋现象。

【措施】

1.应用双根铁丝扎牢钢筋交叉点。

2.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确保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梁或柱的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也应全部扎牢。

3.柱、墙等垂直构件中,为避免钢筋下滑,应用缠扣;箍筋转角处、弯筋转角处应用套扣、兜扣、反十字扣或反十字缠扣等。采用一面顺扣时,为了提高骨架、网片的整体性,相邻绑扎点应改变方向,交叉绑扎,防止变形。搭接接头处的箍筋应先绑扎好搭接接头,然后再与箍筋扎牢,不得将搭接接头与箍筋一次绑扎。

4.柱截面边长大于600mm时,应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地设置附加箍筋;当柱子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或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也相应地设置附加箍筋。梁高超过700mm时,在梁两侧面沿高度方向每隔300~400mm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用拉筋连接。

5.梁或柱的钢筋,除了设计有特殊要求外,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多工种交叉作业时钢筋绑扣易被损坏,因此浇捣混凝土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应检查钢筋的绑扣,如果有缺漏,应将钢筋整理后补上绑扣。

6.箍筋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该加密的部位应进行加密,箍筋数量应准确。绑扎箍筋时,其间距应做标记,分隔均匀,绑扣位置准确。

【禁忌14】钢筋的保护层不均匀,偏大或偏小

【分析】

1.配料时疏忽,箍筋尺寸偏大或偏小。

2.保护层垫块漏放。

3.绑扎工程中常常为了施工将梁钢筋骨架下放的方便或随意绑扎而导致钢筋骨架的尺寸过小而导致保护层过大。

【措施】

1.箍筋配料时应根据钢筋的保护层要求,精确的计算翻样,保证箍筋尺寸的准确。

2.垫块漏放的应补放。

3.绑扎施工过程中除梁柱节点附近以外,其它部位的箍筋必须四角绑扎。

【禁忌15】钢筋骨架的混凝土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

【分析】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对保证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防止钢筋锈蚀,增加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砂浆垫块垫的太稀或绑扎不牢,振动器撞击钢筋,绑扣松散,垫块脱落,使钢筋移位,造成结构或构件拆模时混凝土表面露钢筋,如果悬臂构件(阳台、雨棚等)的受力钢筋移位,将导致板面裂缝,甚至发生阳台或雨棚的坍塌事故。

【措施】

在绑扎钢筋骨架时控制好外形尺寸,采用合适的砂浆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再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垫块垫的数量应适量、布置均匀、绑扎可靠。浇捣混凝土时,随时检查钢筋位置是否移动,尤其是钢筋工应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调整,补充垫块等措施,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压弯最忌讳的三个动作,压弯最忌讳的四种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