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代年轻人共情到底有多容易?
只要你打出“e、m、o”三个字母,全网年轻人都能在这一刻狠狠地感同身受:别说了,我懂。
emo在互联网上俯拾皆是,常在冲浪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自己发过或者看到别人发过以下内容:
“刚刚失恋,我emo了”
“六级又没考过,我emo了”
“高数太难了听不懂,我emo了”
“老板留我们加班赶进度,我emo了”
“排队三小时买的咖啡太难喝,我emo了”
……
工作、情感、课业上一切小波折都能成为大家emo的诱因,不分早晚,猝不及防。
到底啥是emo,它怎么成了年轻人的时代共鸣?遇到emo时刻,又有啥好办法?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emo的
这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网络世界皆 emo。
在网络语言里, “我emo了”约等于“我抑郁了”“我不开心了”等等……具体来说,emo是一种“悲伤,但不是非常悲伤”的情绪,是一种“蓝瘦,但还不算香菇”的状态。
适用性有多广呢?基本上可以统合人们各种各样的悲伤,成为当代年轻人一切小情绪代名词的程度。
万物皆可“emo”化
在被这三个字母攻陷之前, 人类的伤春悲秋情绪长这样:
20年前,它是配上《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BGM的QQ空间伤感文学;
10 年前,它是少年45度角仰望明媚忧伤的疼痛小说;
3年前,它是“网抑云”评论区大段的自白,和凌晨发出天亮前删掉的朋友圈……
“莪們嶒砽砲過圉湢,泹朂後還湜①爿巟蕪”
是谁的青春印记,我不说
因为过去的日子时光漫长,伤感有空被细细咂摸和劳心费时地表达,而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像飞驰的新干线,大多数时候,人们没空拆解情绪并诉诸跌宕的小作文,最终所有的负面情绪被整体打包,压缩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