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内心很渴望,但是嘴上却不由自主地说着反话,或者表达的内容与真实的想法背道而驰以及口是心非,这种现象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体现,面对焦虑的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所谓的自我防御机制,这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说法,是指一个人用理性的方式消除焦虑而未能奏效时,就会改换为非理性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目的。
例如你考试考砸了,只有40分不及格,排名班上倒数第一。你知道这个分数透露出去,一定会得到受到很多人的指责与嘲笑,当有人问你你考多少分呀?你就不会说实话。你可能会说: “哎呀,这次考试难度好大,我考砸了,只有60多分,考得不太好,与平时的表现差了许多。”
用否定撒谎的模式,来应付别人评价带给你的压力。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具有自我欺骗的性质,潜意识层次的防卫。哪怕他自我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会永远欺骗自己下去;二是伪装或者歪曲事实。不管是否定、合理化还是投射,这里面都存在许多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存在虚假、夸大的现象。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防御机制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够避免个体产生压力,但是时间久了,总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困扰,毕竟这不是真实的内容,虚假、欺骗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反噬在个体身上,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所以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内心存在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它是你内心痛苦的根源。造成防御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从小的创伤,导致自己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受限于群体的压力,不得不采取防御的态度来面对困境,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形成个体的性格特质。
还有就是从小心理没有得到重视,心理状态不太健全,没有培养良好的心理抗压的过程以及接纳真实情绪感受的行为,为了让自己获得舒服的感受,只能采取防御的做法来进行生活。
这些都是需要改变,慢慢去改善的过程。
那么像这种情况该如何改变呢?可以有以下的几个方式去进行调整:
首先是自我调整。就是你自己知道这些问题了,明白这是不合理的模式,那么慢慢地在生活里去调整。和朋友、亲人相处的时候,尽可能真诚表达内心地真实感受,不管话会不会说错,都要将它表达出来。
比起关系生疏的人,关系亲密、对你好的人不会在意你身上存在的问题,当他们指出你的不是之处之后,你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虚心改变。行为指导实践,能够慢慢地改善过来。
看书、看科普视频等方式,也是调整的方法之一。
其次是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问题不严重的时候可以自我调整,但要是问题严重,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那么就需要找咨询师或者医生去解决了,并做好持久面对的准备。
由于防御机制是其内心的深层反应,较为根深蒂固,不花一定时间去处理是没法变好的,要是凭借自身努力仍难以调整,寻找更为可靠的帮助也是个不错的策略。
最后是参加一些团体性质的活动。现在各大平台还有公众号,都有读书会、心理交友会等课程,会在周末等时间发布可以去参加的活动。通过学习以及参与群体体验,学会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敞开心扉地去学会真实的表达,对于自己的内心改变也是很有帮助的。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不可怕,慢慢地调整到最后都能变好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