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用了百分之百纯铂,这枚档案局千克满足作为千克基准器的各项要求:抗氧化、超高密度(铅的两倍、水的21倍)、电和热的传导性高,以及抗磁化。
但是它依然有个问题,就是硬度不够。
1875年,法国召集各国签署了一个米制公约,成立了国际计量局 BIPM。
得益于铱这一刚被发现、密度极高的元素,各国代表和科学家在米制公约大会上决定制造一个新的千克基准器,采用9:1的配比将铂和铱组成合金。这样既能保证铂的属性,又能增强硬度。
法国制造了一批高度和直径均为39.17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按照约定妥善保存。
等到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召开,他们把这些金属砣拿出来,测一测,留下了最接近档案局千克的那一件,命名为国际千克原器 International Prototype of the Kilogram,简称 IPK。到了1901年,1千克正式采用 IPK 的质量来定义。
图 | BIPM
IPK(上图)一直沿用至今,它也有了一个外号,叫做大K (Big K)。
照着大K,国际计量局又生产了十六枚复制品,十枚用,六枚不用,它们和大K一起存放在法国郊外的一座城堡地下室,需要三把独立的钥匙才能打开的保险库内,放在玻璃罩里,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图 | BIPM
除了这十六枚,该机构还另外生产了不到一百枚,交给各国保存和使用。
这些复制品的质量,和大K极为接近,倒也没有完全一样的。这怎么行?倒也还好,它们有各自的编号,诞生之时和大K之间的质量差值也记录了。比如 K20,由美国持有,生产出来的质量是 1kg-39μg,也即比大K少39微克。
大K的制作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顶峰和工艺水平,遗憾的是它仍不尽如人意。
不知道该说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一百年过去后,科学家们发现大K也不准了。
在过去,国际计量局一共只把大K拿出来过三次,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进行测量,分别在1889、1948和1989年。1889年,K20 的质量为1kg-39μg;1948年,1kg-19μg。
到了1989年,K20 的质量已经和大K完全相同了。
乍一看这属于正常现象:在复制品的存放、运输,以及测量之前的清洗过程中,吸收空气增加质量或者因磨损丢失质量都是可预期的。
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这些秤砣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同时,过度使用也对其造成损伤,因为它实在太金贵了,以至于有专家表示,你在它旁边打个喷嚏都会让其质量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