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一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我很理解,养的花死了,你很难过,还有点自责,是吗?”
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被准确表达了出来,获得共鸣,就会产生温暖和被爱的感觉,会更加信任父母。
即便不能满足孩子,或是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
比如不给孩子买玩具,家长可以说:
“我不给你买玩具,你感到很生气、很伤心,对吗?我很理解。”
孩子搭积木半天搭不好,气得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家长可以说:
“我理解,你拼了好久都没拼好,心里很着急。”
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尊重你因为没被满足而生气、伤心,这时候我愿意一直陪着你,不会责怪你不该有情绪,不该有需求。
这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再告诉孩子不能满足他的真实原因,教给他正确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个玩具有点贵,而且家里有个差不多的,所以这次不想买。”
“可是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哦,下次你生气、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深呼吸一下,或者跑到自己房间安静一会,捶捶枕头......”
先接纳和理解情绪,再去规范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既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又能学会规矩。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其中,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育,是破坏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
很多时候,让孩子感到绝望的不是失败和挫折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家长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对其寄予厚望,不惜倾其所有把他打造成自己想象中那个“完美的孩子”。
当孩子遭遇大大小小的失利时,家长的反应是失望、嫌弃、否定,把当下的表现和未来的前途、人生等绑在一起,给孩子很大压力。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
于是,他们内心非常恐惧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
清华大学院长石中英曾说过:
“中学生惧怕的其实不是失败本身,他们最害怕父母不喜欢他了,害怕老师看不上他了,害怕同学们疏远他了。
只要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失败和对他们的尊重,信任,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并且把失败作为一种学习的素材,从中获得成长。”
孩子没考好、成绩退步、遭遇挫败时,他们内心已经很不好受了,自信心“摇摇欲坠”。
越是这些时刻,越需要家长的接纳和爱,会给孩子内心注入巨大的能量,让他能够鼓起勇气重新振作起来。
告诉孩子:“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就是让他明白:外在表现并不能代表你的价值,原本的你就很好,就值得被爱。
这样,孩子才会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期待,内心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