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看时间会习惯性的抬起手腕——
害,到点打工了
……咦,不知不觉,到饭点啦
……有惊无险,又到五点
那么,在没有计时工具的、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怎样感知时间的流逝呢?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中有个词叫“时间知觉”,专门用来描述人与生俱来的对时间的感知。
在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和神经科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它指人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我们通过身体外部的二十四节气、昼夜长短、节气、太阳高度等元素,及身体内部的心跳,呼吸等感知时间,就是各种时间知觉的体现。
感知时间与物理时间
今天我们所认知的以钟表为代表的时间单位,其实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物理时间。
很多时候,人们的感知时间与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并不同步。
感知时间(心理时间)≠物理时间(时钟时间)
在人的感知里,时间有时快、有时慢。
其实,时间是抽象的,我们并不能具体地感知时间,我们只能感知那些存在于时间中的、带给我们心理刺激的一件件事儿。
经历的事件不同,我们的感知时间也不同。
首先,个体与个体间的感知时间是不同的。与“心理年龄”类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时间”,这与钟表和日历无关,有人30岁了仍真诚的觉得自己还没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