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说:“自古没有半副对联,所以我就写了下联给你送来。”
寡妇低头一看,对联是: “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寡妇心想这个秀才能明白的心思,她的上联形影孤单,意思是难上加难;而秀才的对联也是行单孤影,境况落寞。
而且他表达的意思就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两个半联合在一起,就是双数,好事成双,最后事事成。
秀才所表达的是成双成对的意思,其实寡妇也明白。
秀才与寡妇的遭遇有些相似,早年老婆病故了,一直独生未娶,非常理解孤单的心情,就对寡妇的遭遇感同身受,又想起自己虽考上进士,但朝中无人赏识和认可,仕途渺茫,所以有感而发,写出了绝妙的下联。
周边邻居,了解到这件事情后,就窜托媒婆在中间撮合,秀才也很喜欢寡妇的文采和美貌,小寡妇也打听到这个秀才为人正直的品格,看来双方彼此都非常满意,于是就应允了这门婚事。
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经常互对对子,一来二去,两个人也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感情。
就这样他们因为一副对联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两个落单的对联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关于这位寡妇和秀才的故事无法考证,但是最后这二人结为夫妻, 此后书生也考取了功名,这个女子后来也为秀才生了一双儿女,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可谓是喜事一件。
5
对对联虽然有趣,但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它要求文辞精炼,对联讲究对仗工整、语法、结构、平仄等元素,不可儿戏。
对对联也是有规律的,在《声律启蒙》中就有“晴对雨,地对天;茶对酒,赋对诗”的要诀,如果胡乱对应也会让人笑话。
在汉代时期,文学的代表就是汉赋,汉赋讲究就是对仗工整,所以当时的春联也就是继承了汉赋的特点,语言精简优美,讲究上下两句要对仗工整。
后来为了区分文字版和图画版 ,后来文字版的桃符取了新的名字叫“楹联”。
在中国经典文化中,虽然古诗和对联有着相似之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有意义重大。
而对联能保存到如今也是十分难得,而且对联是最普及的一种,它是大众更为喜闻乐见的艺术,不得不说它在古典文学中有顽强的生命力。
自汉代以后,文学的发展形式与对联的特点是高度契合,在唐宋时期诸多大文豪的诗词力作也是与对联一样得到追捧,由于对联是家家户户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因此非常接地气,玩法简单有趣。
在古代人们从小读书就学习声律启蒙,比如楼对阁,户对窗,千山对万水,巨海对长江,都是有规律的。
这些知识几乎是每位读书人必备的技能。其实不一定都是文人墨客,民间只要读过书的人都会一点,因其普遍性,这个游戏就从贵族阶层普及到了民间。
对联的普遍性,还因为每逢新年,人们为了来年讨个吉祥,在门上一定要贴上对子才放心过年,这也是对联传承下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对联的大众化游戏。
对联就是这样作为雅俗共赏的文字游戏,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经典中,并不断地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