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ABC法则”,A表示事件,B表示思想,C则表示结果。
看起来,A通常会导致C的结果,A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C。
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某种情感的出现是由某个事件所引起的。
但其实,“ABC法则”起作用的原理是从A到B,再到C,也就是A-B-C。
外界的事情发生后,我们会先感受到情绪上的起伏,然后才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就像心理学里说的一样,如果我们的心态积极,情绪自然就会好,反之,如果我们的想法消极或者被扭曲了,情绪也会出现问题。
没错,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想法。
卡耐基在《如何赢友与影响人》一书中提到:“我们常因为对别人比较自卑或攀比而感到烦恼,却忘记了珍惜自己的生活。”
我真的非常认同这个想法,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持有怎样的心态和看法。
有些人在遇到烦恼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事情的好处,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这样就能感到人生豁然开朗。
不过现实中的许多人,只要遇到一点小不如意,就容易抱怨、消沉、语气沮丧,这些消极的情绪不仅会让自己感觉越来越不好,还会波及到周围的人。
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其内心的状态有关。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情绪起伏较大的人,可能会过度思虑,或者过分追求所期望的东西。
容易胡思乱想
非常喜欢杨绛女士所说的一段话:
我们曾经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直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好的景色,却是内心的平静与从容。我们曾经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直到最后才明白,生命是自己的,与别人何干。
没错,世界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也是我们自己的。无论我们身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要担当,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我们的生活轨迹本就与他人无关。
但是即使明白没多少人在乎自己,也难免总会过多思考,把一些小事情看重在心上。
别人偶然间说的一番话,总会让你反复思考、揣摩其中的意思。
当其他人在一起欢笑谈笑,却没有邀请到你,往往容易让你猜想别人是否在议论你。
就算别人讨论的话题引起你的敏感,你也总是忐忑不安,生怕有人会提到你。
所以你看,有些事情想太多只会让人越来越不快乐。对于别人看法,我们不必太在意,学会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真正感到开心。
想要的东西太多
王阳明曾经说过:“只要减少个人的*一点,就能够恢复天理一分,这是多么轻松自如、简单易行的事情啊!”
人生中的烦恼之一,是太多美好的事物萦绕心头。不过,虽怀向往之心实力又不足,许多事情只能屈指可数。
对于那些别人轻而易举拥有,而自己却缺乏的东西,总是会忍不住心生羡慕和嫉妒。
看见别人过得风生水起,日子越过越滋润,不是抱怨,就是怪世界不公。
如果一个人的*能再少一些,不要对得不到的东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那么快乐就会增加一些。
但如果你总是盲目比较自己和他人,一味追求别人所拥有的,一旦你的能力无法满足你的*,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无助。
所以,对于不属于你的事物要学会放手,不要过于执念。
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也要懂得淡然处之,学会定期清理内心,抛开不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感到快乐与开心。
愿你我都能成为理想中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