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词)是专门悼念亡妻的一种题材,始于东晋的文学家潘安。
他在妻子杨蓉姬病逝后,写下《悼亡诗三首》,将他对妻子的哀思写到了极致,由此开创了这一题材。
后来历朝历代许多文人在妻子去后,都曾写下感人肺腑的悼亡之作。
例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贺铸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纳兰容若的“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而在这些诗词中,最感人的当属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整篇都是名句,水平之高无人能超越。
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发妻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在一个夜里梦见了她,醒后相思难忘,写下这首词,只是开篇7字便令人悲从中来。
苏轼这一生有三个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王弗是他的初恋也是他的发妻,他在19岁的时候迎娶了16岁的王弗。
婚后的两人恩爱非常,《南乡子·集句》便是他为新婚妻子所作,“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
王弗不仅貌美动人,更难得的是她的才情也非比寻常。
苏轼在书房读书时,她常常在一旁伺候,苏轼读书或有遗忘的地方,她都能一一指出,可见是个博览群书的才女。
苏轼后来到凤翔为官,王弗也跟着去了,每次苏轼和友人谈话,王弗都会在屏风后仔细倾听。
等客人走后,她就和苏轼谈论这些人的人品。
苏轼起先并没有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可是后来才明白妻子的眼光是有多么毒辣。
可以说,对于苏轼而言,王弗不仅是贤妻良母,更是他的良师益友。
可惜的是王弗在27岁那年便因病去世,留给苏轼无限的遗憾和悲痛。
在王弗刚去世的时候,他就曾写过一首《翻香令》,“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10年后再梦见爱妻,想起昔日的恩爱,于是便有了这首感动千年的《江城子》。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他对亡妻的思念。
开头三句便不凡,道尽相思之苦,令人悲从中来。
转眼间,距离两人分别已经是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将这深深的思念埋藏在心底。
苏轼在王弗去世后,便迎娶了她的表妹王闰之,这在古代很正常,我们不可能要求他对王弗守身如玉,这是不现实的。
已有娇妻爱子在侧的他,也不可能每时每刻将亡妻挂在心间,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全然忘却了。
只是将这段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每每触及便痛彻心扉,所以他才会说“不思量,自难忘”。
接着的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他内心的孤独落寞。
亡妻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即使他有满腹的哀思,也不知向何人倾诉。
他不可能对着现在的妻子王闰之,诉说他对王弗的思念,所有的哀伤都只能自己默默地吞咽着。
慢慢地他又陷入了梦幻,他想象着和亡妻的再次重逢,她依旧那样美丽,可是他却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当时苏轼写这首词时还不到40岁,可是却已苍苍老矣。
所以这“纵使相逢应不识”这三句,不仅写出了妻子病逝后的悲痛,还隐含着一种青春的去世,人生的不幸,读来令人伤感。
接着的下半阙写到了他的梦境。他梦到了什么呢?
梦中的他回到了家乡,看到了妻子坐在小窗前正对镜梳妆。
这样的场景,仿佛昨日才见,那么自然亲切。
可是事实是,他的妻子已经离开他整整10年了。
好不容易相逢的两人,并没有像一般久别重逢的情侣一样亲昵拥抱,互诉衷肠。
而是默默对视,泪流满面。
“惟有泪千行”这一句将他的悲痛写到了极致,分别了10年的他们有千言万语,可是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任凭眼泪纵横。
两人间浓浓的爱意尽在不言中。
接着的最后三句,词人又从梦境回到了现实,写尽断肠之情。
他想着长眠地下的爱人此时应该也在想念着他吧。
“明月夜,短松冈”,以情作结,将他的悲伤之情无限放大,令人肝肠寸断。
全词道尽了他对亡妻的相思之情,水平之高后世无人能超越。
不知你是否也喜欢苏轼的词?欢迎一起来讨论哦。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