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夜,妻儿早已入了梦乡。
午夜,除了偶尔响起的秋虫声,显得格外静谧。如水的月华透过窗棂,轻轻地洒在屋里,真有“窗透数条斜月”的情致,似在吟咏一支悠悠的,柔柔的摇篮曲。而我却难于在温柔的摇篮曲中入眠,“疏帘淡月,照人无寐”,胸中的情绪无端地涌动起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儿时上课听老师评析此诗如何之妙,心里常笑老师故作多情,如今人到中年,身处他乡,才真正感悟到诗仙一腔望月思乡之苦情。
披衣下床,轻轻开了房门,登上楼顶。当空,天高月静,青山不语,遥望月光下那缥缈遥远的故乡,顿有“怀乡惨切”的感慨。
那是四川家乡的月夜,在母亲的怀抱,我学会了“月亮光光”的童谣,月光下,母亲给我指点,认得了月中的桂树,仙女的凤冠;听惯了百听不厌,娓娓动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曾记得,天真地对母亲说:“妈妈,长大了,我也一定带你到月宫去玩,看嫦娥有没有你漂亮 ,喝桂花酒有没有你做的饭菜香。”母亲笑呢,泪汪汪的双眸里,泛起两轮美丽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