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表达好姐妹一辈子的心情说说

首页 > 情感 > 作者:YD1662025-04-18 22:27:14

失落的亲情

"抢什么抢!老爷子尸骨未寒,你们就为这点钱闹!"二哥的吼声在殡仪馆里格外刺耳,我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那一刻,冰冷的殡仪馆里仿佛结了一层霜,我看着父亲的黑白遗照,他浓眉下的双眼依然那么慈祥,似乎在无声地责备着我们兄妹的不和。

父亲走了,带走了我生命中最后一个家的锚点。五十二岁的我站在那里,手里紧攥着父亲的老怀表,那是他生前唯一值钱的东西,此刻却成了兄弟姐妹争执的焦点。

我恍惚间又回到了一九八八年那个寒冬,窗外北风呼啸,我们家的老式煤球炉烧得正旺,屋里却弥漫着一股难言的低沉。那时我还在上高中,父亲被国营机械厂裁员后,一声不吭地牵了一辆平板三轮车回家。

母亲当时围着围裙从厨房出来,看到父亲脸色不对,急得直掉眼泪:"老常,你咋不争取一下?单位里不是还有好多比你年纪大的吗?"

"争取啥?国企改革,效益不好,总得有人先走。"父亲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塔山",手指微微颤抖着点燃,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圈,"不耽误咱闺女明年考大学。"

烟雾缭绕中,父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倔强与无奈。那时的下岗潮像一场无情的风暴,席卷了多少原本稳固的家庭。

那一夜,我躲在被窝里听见隔壁房间父母的絮语。屋子隔音不好,每个字都清晰地传进我耳朵。

姐妹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表达好姐妹一辈子的心情说说(1)

母亲叹气道:"五个孩子,老大、老二都还在上班,老三刚参加工作,家里条件总算好些了。就是老四上大学,老五上高中,开销大啊。前天小常又说想买一台收录机学英语,咱家哪有那闲钱啊。"

床板吱呀响了一下,想必是父亲坐下来了:"我明天就去批发市场联系送货的活儿,趁我还能干。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

"你都快五十的人了,干那体力活,能行吗?"母亲声音里满是担忧。

"行!我老常这把子力气,再干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父亲的声音里透着坚决。

记得那段日子,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推着三轮车给小商店送货,回来时总是满身的汗味和尘土,那双曾经拿过优秀工人奖状的手变得粗糙。我见过他在冬天的北风中搓着通红的手,也见过他夏日顶着烈日时脸上的汗水混合着灰尘形成的沟壑。

但他从不在我们面前流露疲惫,总是笑呵呵地问:"今天学得咋样?作业做完了没?老师表扬你没?"仿佛他不是一个下岗工人,而是依然风光的车间主任。

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远远看见父亲在坡道上艰难地推着装满货物的三轮车,汗水湿透了背心。与他擦肩而过的是我班主任骑着自行车,我赶紧躲进了路边小店,害怕被认出来,怕同学知道我父亲竟是个送货郎。

回到家,我忍不住质问父亲:"您就不能找个体面点的工作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姐妹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表达好姐妹一辈子的心情说说(2)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闺女,爹不懂啥叫体面不体面,爹就懂得,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就是最体面的事。"

这话像一把锤子敲在我心上,痛得我无地自容。那晚,我偷偷抹去枕巾上的泪渍,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母亲则更是节俭,自己穿了七八年的蓝色尼子棉袄,补了又补,领口、袖口都磨得泛白。家里来客人时,她总会端出几个拿手小菜,但自己却常常只吃咸菜配馒头,或者坐在角落嗑几颗瓜子,说自己不饿。

有一回我放学回家早,发现她把给我买的鸡蛋羹分给了邻居家生病的小孩,自己却吃剩菜。

"妈,您也吃点鸡蛋羹啊。"我心疼地说。

"傻孩子,娘不饿,再说了,我这牙不好,软和的东西吃不惯。"她笑着推拒,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一朵绽开的菊花。

我知道她在撒谎,因为每次我生病,她总会亲手给我做鸡蛋羹,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我吃完。可当有一次她拉肚子,我也做了鸡蛋羹给她,她却一口没动,说是怕油腻。

那时候我没明白,现在回想起来,所谓的"不饿""吃不惯",不过是母亲的借口罢了,她舍不得吃,只舍得给孩子吃。

上大学那年,我拿到了省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欢天喜地。临行前,母亲塞给我一个布包:"这是娘平时攒的零钱,不多,你拿着,在学校别委屈自己。"

姐妹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表达好姐妹一辈子的心情说说(3)

我打开一看,竟是一叠叠破旧的一元、五元和几张皱巴巴的十元钞票,足足有三百多元。那个年代,三百多元可以买十几袋大米了。我知道那是母亲平日里省吃俭用,一分一角攒下来的血汗钱。

就是这样的父母,把我们五个孩子拉扯大。老大常月华,比我大十岁,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却放弃了去沿海城市的机会,留在本地一家纺织厂工作,每月按时往家里寄钱。二哥常建国性格急躁,在钢铁厂当工人,力气大,手艺好,却爱占小便宜。三哥常建民老实巴交,在粮站当搬运工,话不多但心地善良。我排行老四,靠着父母的供养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小弟常顺利最受宠,高中没毕业就南下去了广东闯世界。

可现在,父母双亲离世后,我们却像断了线的风筝,各自飘散。昔日那个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如今只剩下无尽的争吵和冷漠。

特别是大姐常月华,自从十年前和二哥为了父亲的糖尿病治疗费用吵架后,便很少回家。那次争吵,我至今记忆犹新。

"四千块钱就把你吓成这样?当年爹供你上学花多少钱你算过没有?"大姐指着二哥的鼻子,声音尖利如刀。

"姐,我不是不给,我是手头紧,孩子上学要钱,家里还要盖房子。"二哥梗着脖子,一脸倔强。

姐妹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表达好姐妹一辈子的心情说说(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