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庭院深深空旷,不知道帘幕几重,杨柳依依如烟,且独自登上高楼。风雨交加,日暮黄昏,朱门紧锁,也遮挡不住春光流逝,岁月悠悠。
心中满怀忧伤,泪眼朦胧,轻轻询问飘落的花儿,静默不语,只看见绯红遍地,随风扬起,片片飞过轻轻摇摆的秋千。
这首词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女子思念丈夫。其怨的表达很婉转:不是怨他流连青楼,而是怨自己“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怨自己“无计留春住”(芳华易逝)。该女子如此宅心仁厚,不知其夫作何感想?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参与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又编《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阕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阕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起首一句化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是说佳人没有来。而面对芳尘,又只能目送。显然是自己又无法去。一个没有来,一个去不了,关碍重重。
“锦瑟”一句化用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通过一个疑问句,说明了佳人美好的青春无人共度啊。
“彩笔新题断肠句”化用了南朝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郭璞所传彩笔的典故,即使用彩笔提写出的也都是令人伤感的句子。可见“闲愁”有多愁。
末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雨,三个意向都指向了同一个词“闲愁”,这愁绪如烟草般迷蒙,如空中的飞絮般凌乱,如梅雨般绵绵不绝,扰动心弦。景中有情,亦景亦情,可谓绝唱。
这是作者晚年退隐苏州横塘所写。借着对佳人的思而不得,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满腔愁绪。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行香子·题罗浮》
【宋】葛长庚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 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