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

首页 > 其他教育 > 作者:YD1662023-10-28 22:05:40

引言: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女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管教最合适?儿子太叛逆不尊重妈妈怎么办?

孩子什么时候最让人头疼?故意不听话时。

你说“快”,我偏“慢”;

你说上,我偏下;

你说好话,我顶嘴;

反正,我就要跟你期望的“背!道!而!驰!”

面对无理取闹的小魔王,家长时常会气得七窍生烟——逆子,能忍不!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不听话、顶嘴?家长除了生气还能怎么办?今天的文章就来告诉你!

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1)


一、当孩子开始不听话,就是在寻求自我认同

人生有两个重要的叛逆期,第一个出现在2岁左右。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转折点。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从2岁开始,儿童发现自己同世界是分离的时,便以惊人的速度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尽管在我们看来,TA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小不点。但随着双手和双脚越来越灵活,可以独立完成更多事情。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已经能明确意识到——自己和父母是分离的两个人。

“自我”的存在使得他们不想被别人主导,迫切希望成为像爸爸妈妈一样,可以“我说了算”的大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安排,总喜欢把“不”挂在嘴边;自主性很强,有自己的想法和固执,总爱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

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2)


听着是不是很像青春期的初级版,没错,这个阶段大概就是提前演练,让父母的心脏得以逐步锻炼的吧。

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孩子踏进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让父母头疼的升级版正式开启——

不听话、顶嘴、和父母对着干,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毫不顾忌地挑战父母的权威,反抗师长的控制,甚至遇到不满就做出逃学、早恋等不合时宜的行为。

即便家长忍住了怒火,用心地包容他们各种任性的行为,但常常还是会在现实面前碰得一头包。无理的抗议,冷漠的眼神,自以为是的态度,总能让你气得牙齿打颤、拳头攥紧、心脏跳动,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心塞到极致,又无奈到尘埃,大概就是这个阶段父母最真实的写照吧。

如果说,2岁多的叛逆是因为自我意识萌发,那么青春期的逆反,则是为了寻求自我认同。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强调:许多青春期的逆反行为,都出自对展现独立性、追求与成人平等,以及对男性或女性气质的渴望。

这是一个“身心骤变”的阶段,心理上渴望“断乳”,生理上内分泌腺激素剧增,大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情绪自控力又跟不上。“十分熟”的身,“八分熟”的脑,让青春期的孩子变得躁动、不安、冲动。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就造反了起来,站在了父母的对立面。让许多父母难以接受的同时,心力交瘁。

这是一场势不可挡的夺权大战。

每一句不听话都是在表达“自我”,每一次顶嘴都是在争取“平等”。

一声声“我不要你管我”,为了就是摆脱父母的束缚,获得自由和尊重。而父母的角色,不得不变。从前的“保护人”,如今必须转变为“支持者”。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

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3)


二、叛逆是成长的“必修课”

夺权,要的就是独立。独立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和后果。

无论是2岁的自我意识萌发,还是青春期的寻求认同。所谓的叛逆,其实是孩子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对抗”是一种成长试炼,预示着他开始面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每一个看似不听话的举动,背后都隐藏着强大的探索力,那是孩子在学习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寻找和建立自我价值。

《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一书中指出:“当遇到孩子叛逆时,心理医生们常对父母们说,这是一场孩子发起的独立战争。你一定会输,你最好早一点接受这一点。否则你只是看起来赢了,但最后你会输得更惨。”

可惜,许多父母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

热播电视剧《少年派》中,小鱼儿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存在。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可谓事无巨细,考试成绩、课外活动、朋友圈子,无不干涉。为了上名校,又是报班,又是补习,找老师。

但就是这样紧箍咒般的爱,不顾儿子的兴趣和意愿,让青春期的小鱼儿反感到极致。不仅偷偷瞒着妈妈,放弃学习,玩起了游戏,甚至在争吵后离家出走,以示抗议。

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4)


陈默老师曾说: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允许被长大的时候,就开始反抗了。“对抗”不是孩子逆反,而是他们走向成人的必经阶段。

那个爱不听话、挑战权威,冲撞制度的孩子,并非是故意要站到父母的对立面。相反,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行为去尝试新鲜事物,拓展视野,锻炼能力。

叛逆是成长的必修课。他们渴望“赢了”父母,实际上是希望“赢得”自己。

所以,当不听话期的孩子气势汹汹地*来,父母们,请淡定,请理解!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

三、三个教育原则,教你应对不听话期的娃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朱迪思·维奥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一书中提到:

“许多青少年有意或无意地担心他们的父母是否会继续爱他们,毕竟他们不再是‘小可爱’。他们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并获得自由,又害怕父母会在他们长大成人后‘抛弃’他们。

青少年需要安全感,需要确信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无论是他们的日益成熟、情绪起伏、不当行为,还是父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愤怒。”

越不听话的孩子,内心可能越渴望被爱。

因为生理上成长了,心理上却仍脆弱易崩溃;想独立,能力又不够,想脱离,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渴望被看见,被理解,却又不懂表达和倾诉……

所以只能用不听话的方式,来一遍遍试探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包容。而这时候,父母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接得住孩子的不听话,给得出更多纯粹的爱。

该怎么做?教育学上的这三个原则,可能会给到我们答案:

1、原则一: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合理的后果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不尊重自己,就要用强硬的态度和手段来教育。但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孩子更大的反抗和反感。

《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人类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尊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也是保持亲密关系的条件。

当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时,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孩子胡来,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并让他们承担责任。

比如,如果孩子不想写作业,家长可以说:“你可以选择不写作业,但你要知道这样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和老师对你的评价。如果你愿意承担这些后果,那么我尊重你的选择。但如果你想要改善你的学习状况和老师对你的看法,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写完作业再玩。”

这样做既没有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也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自主地做出决定。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

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5)


2、原则二: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充分的理解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就是不懂事,就要用严厉的语言和态度来教育。但这样做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信任感,导致孩子更加沉默和排斥。

《倾听》一书中提到: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一种表达关心和尊重的方式。倾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倾听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对方的需求和问题,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当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心声和诉求时,家长应该倾听他们的表达,而不是打断他们或批评他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的无理或错误,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比如,如果孩子说他不喜欢学习,家长可以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学习,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吗?是因为觉得太难、太枯燥、太无聊吗?还是因为有其他的原因?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样做既没有否定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强加自己的观点和期望。而是让孩子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让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困境和需求。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

3、原则三:引导孩子的行为,给予适度的自由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不听话就是不知道分寸,就要用严格的规则和惩罚来教育。但这样做往往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导致孩子更加逆反和叛逃。

《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教育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一种控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而不是让孩子服从父母的意志和期望。

当孩子开始有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时,家长应该引导他们做出合理和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强制他们遵守固定和死板的规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纵孩子随心所欲,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并让他们享受适度的自由和挑战。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参加一个兴趣班或社团,家长可以说:“我支持你参加你喜欢的活动,但你要知道这样会占用你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你要考虑好你是否能够平衡好学习和娱乐,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是否能够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这些,那么我很高兴你能拥有这样一个机会。”

这样做既没有限制孩子的兴趣和发展,也没有放任孩子浪费时间和金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权衡利弊,并让他们体验到自由选择所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FCC赋能教育系统:从孩子的问题出发,运用十大技术模块,综合考虑家庭、孩子、学校、社会、环境五大因素,寻本探源,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和家长的教育难题,防止问题反复的同时,还能预防其他不良习惯的新生。

幼儿不良的行为改善措施,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纠正方法(6)


总之,在面对不听话期的孩子时,家长应该用尊重、倾听、引导三个原则来应对。这样既能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信任感,也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和乖巧。

当不听话期的孩子冲你发火,家长们,请冷静,请理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