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入会细则》),与以往相比,此次《入会细则》第一次采用积分制,对入会条件的要求更加细化,对入会申报群体更加开放和包容。例如,对符合入会条件的合作作品,明确规定了根据作者的署名顺序获得不同分值;美术专业根据不同的学历获得相应分值;在各省级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获最高奖的独立作品,也可以获得入会积分等。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公布的《2017年度中国美协会员的申报情况通报》来看,专业教育类、组织管理类、新闻出版类终身合格者仅占1%、2%和1%,因此,最新《入会细则》对专业教育类、组织管理类以及新闻出版类的关注度与以往相比也有显著提升,分类不仅更加细化,而且详细罗列出了申报者的职称、工作年限、获奖荣誉等所对应的不同分值。此外,《入会细则》对于申报者的社会贡献与影响力依然十分重视。例如,壁画、城市雕塑作品在省、市以上重要场所装置,并在美术界产生良好影响,根据作品情况计1—3分;从事文物修复、壁画临摹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工作时间15年(含)以上计3分,在全国范围内作出重要贡献、学术成就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根据其成就和影响计1—5分……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最新的《入会细则》规定的申报、审批流程中再次明确:网上申报成为唯一的入会申报途径。每年网上申报开放时间为9月1日至 12月30日。申报人可自行登录中国美术家协会网,按照要求填写上传相关资料。
此《入会细则》一经公布,对于入会积分制、网络申报和“会员热”的讨论又掀热潮。可以看出,最新《入会细则》旨在进一步强化公平、公正、公开的入会原则,在艺术市场利字当头的今天,细则的更新能否规避美术界长久以来对“会员”的诟病,对青年美术家群体创作水平平庸的现状能否起到改善的作用?本报记者就此问题对该领域的艺术家、批评家进行了采访,并广泛征集了广大美术爱好者的看法。
▼
王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
合情,但亦有不合理之处
《入会细则》的总体规划体现了改革精神,具体规定比较客观且合理,釆用量化积分的标准细化入会条件,可操作性较强,有助于避免主观随意性,杜绝托人情、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不过,规定应该是硬性规定,带有准法规性质,不能通融或酌情处理。其中“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相关专业艺术委员会酌情照顾”等提法,似乎仍给使用人情关系留下了空隙。此外,细则中理论研究类把“教材”列入非学术专著,这值得商榷,因为严谨的专业教材其学术性未必低于一般的学术专著。
《入会细则》在细化创作类、理论类的同时,对于新闻出版类、专业教育类、组织管理类也详列了入会的积分标准,这是合情合理的创新之举,不仅使这些美术从业人员实至名归,而且有利于加强他们对美协工作的认同感、责任心和积极性。但其中有些条例还是值得商榷,例如相关从业人员须工作15年方可计分,年限是否过长,这点并不利于及时吸收有成绩的中青年人才入会。
何加林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
为真正有成就的美术工作者打开了通道
中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繁荣发展,美术与市场结合得愈发紧密,有些美术爱好者为了加入中国美协甚至不择手段托人情、走关系。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不少为迎合展览而开设的“国展班”,学员通过“国展班”机械、概念、图式化的训练,将不同画种的优点整合到一件作品之中,形成一件看似完整的艺术创作。这种现象最早出现时,参与者确实得到些实惠,比如借助投影画照片的工笔画,评委乍看之下认为画风新奇且下功夫,但之后就发现这类作品的创作方式并不符合美术创作的规律,对美术的发展也不会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术界的功利之风。他们并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培训班也不是以培养真正的艺术家为目的,而是为了拿取入会资格,这种套路化、一稿多投甚至请人代笔的拙劣手段,使加入美协变成功利渠道,一定程度上对真正有创造力的优秀作者形成侵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美术家协会考虑到有作为而耻于以此形式捞得入会便利的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画了一辈子画,却因工作失去了大量的创作时间,让真正有成就的美术工作者失去入会机会,对他们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入会细则》加强了对专业教育、组织管理、新闻出版工作等几个方面的重视,这为真正有研究、有成绩、有贡献的艺术家、学者以及管理、宣传等与美术相关的工作者打开一个入会的渠道,公平、公正且有实效。另外,采用积分的方式对鼓励美术创作者以及相关工作者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其水平、价值也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入会细则》能够全面代表中国美术的现状,能够使各类别的美术工作者都参与到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在各自的领域潜心钻研,发挥各自的优长。对于中国美术界目前的不良风气也能起到积极的矫正和引导作用,为中国美术健康、蓬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吴笠谷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新规必然对工美行业造成冲击
《入会细则》考虑到工美行业从业者,例如:从事工艺美术等行业根据其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计1-6分。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上海文联近期主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也被作为具备入会资格的展览之一,这些行为已经对工美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其后续效应还在持续发酵中。理论上,虽然工艺美术属于“大美术”范畴,但实则工艺美术多专指民间手工艺,而“美术”则主要指国、油、版、雕等“纯艺术”,这样概念和现实之间就产生了冲突。从目前的反映来看,此细则对工美行业个体手工艺人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尤其兼及书画怡情的手工艺人。因手艺人以书画加入美协很难,但凭手工技艺参加美协组办的工艺美术展览则相对容易。此外,美协对工美行业从业者的吸纳也会对工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造成一定影响,因为“蛋糕”是有限的。
个人认为,有竞争是好事,水流则不腐,但鉴于“大美术”概念下的当代工艺美术与非遗手工艺高度重叠的客观现实,从行业有序发展的角度考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工艺美术类展览的遴选应更多地侧重于当代设计、创新以及对时代感的体现,使之与传统意义上民族的、民间的传统工艺——非遗手工艺,能够互补共生、和谐共进。
赵培智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