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具,全世界熟知的名字就是宜家,宜家甚至成为大众家居的代名词。本书的译者认为宜家最打动人的还是企业创始者瑞典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人格魅力与奋斗史——中学毕业、成绩平平的17岁少年,此后竟然在短短时间内把一个小公司催生为引领全球潮流的家具业巨头。
中学生创立的“一人公司”
当中学生坎普拉德想卖给同学一些东西时,就会走上去找他们搭话。他很适合做生意。在他学校宿舍的床底下有一个纸板盒,里面放着腰带、皮夹、钟表和铅笔等物。
他的生意很好,所以他决定,在中学快毕业时创办一家企业。他以书面形式向管理部门申请了一家店铺。因为他还未成年——当时刚满17岁——他便拜托他的一个舅舅给他签字。
1943年7月28日,他的贸易公司的名字被登记在了登记簿的8271页。他取了自己的姓名、家乡艾尔姆塔里德农庄和阿根纳瑞德牧区的首字母,就这样构成了他公司的名字:IKEA。
1943年夏,坎普拉德搬到了哥德堡。他想在瑞典西海岸的高等贸易学校学习两年。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的港口城市是瑞典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像沃尔沃、SKF轴承公司和哈苏公司都聚集在这里。
在高等贸易学校,坎普拉德第一次学到了他多年来运用在实践中的理论。最令这位年轻企业家感兴趣的是他的教授对销售问题的一番见解:人们如何以最快的方式将货品从工厂送到客户手中?以及作为商人,在哪里可以以特别便宜的价格买进商品?
坎普拉德从教授口中知道,买到商品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国外进口。他想马上把这一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在贸易学校的图书馆里,他从经济类报纸上发现了外国企业在瑞典寻找产品销售伙伴的广告。
他给巴黎一家生产钢笔的公司写信定购了500箱产品。包裹一到,他便坐火车去了瑞典南部的许多地方,在烟草店和游戏室向人们展示商品。虽然很累,但很成功。
坎普拉德开始在报纸上做小广告,从中他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之后不久他收到了第一笔订单。很快,他又从瑞士进口了一批打火机,扩大了商品种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5月8日结束,那时的坎普拉德19岁。他从哥德堡的高等贸易学校毕业,成为斯马蓝达北部城市韦克舍林业主协会商务办的一名小职员,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在新岗位上很快显露出天赋。
他发现了一个能很廉价地购买到文件夹的货源。他提供给协会财政主管这一信息,主管对此表示了兴趣。不久后,坎普拉德就数百份地卖给他的雇主们文件夹。这是一笔比工资带来更多钱的生意。为此,他不得不动用火车来运送这批文件夹,并亲手用手推车把它们从车站推到办公室。宜家当时还是一家只有他一个人的企业。
国外分公司代替兵营
1947年,坎普拉德必须要在韦尔舍服兵役。但他不想放弃他的邮购生意,于是征得上级同意,不必每天晚上待在兵营。他在一个独户人家的地下室里租了一块地方并把它布置成可以睡觉的办公室。不久,他还有了一部自己的电话。
当他克罗伯堡军团的战友们在训练结束后上酒馆畅饮时,他就蜷伏在自己的地下办公室里继续做生意。
基础兵役服完后,坎普拉德1948年被调到卡尔斯堡的军官学校。在那里,这位后备军官同样租下了一间办公室。他成功成为了一家著名的法国公司驻瑞典的总代理人。受巴黎恒美公司委任,坎普拉德负责把他们的圆珠笔和钢笔卖给瑞典零售商。
在通过军官考试后,坎普拉德搬回了父母身边。从那时起,他想以艾尔姆塔里德农庄为出发点经营自己的生意。首先,他继续从国外进口商品,再把它们卖给零售商。他还印刷了多份名为“宜家新商品”的广告单。他的父母则帮助他处理雪片般涌来的订单。
最初几年,这一小型企业的总部设在偏僻的艾尔姆塔里德森林农庄里。他父母住在石屋里,而他则住在对面的雇农房子里。他工作时就在祖母1945年前生活的木制主楼里。
后来,坎普拉德亲手盖了一座小屋,用于储存包裹。他后来写道:“我的第一个邮购室,总面积不过一平方米,但却是全行业最经济的。”要是这个用木板隔成的小房间上面没有写IKEA这个标志,那人们肯定会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安静的小角落。(未完待续)
文(吕迪格[德] 张千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