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外股权投资
对外股权投资涉及对东道国企业的股权参与,与出口方式相比,是一种控制程度更强、参与程度更大的进入方式。股权投资包括对外证券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
1.对外证券投资
对外证券投资是指个人或机构取得外国证券,但并不控制该企业或参与管理,购买外国股票可能出于若干重要战略因素考虑:
(1)证券投资可能成为直接投资的前奏
一些跨国公司把证券投资当作一种先发制人的行动,目的是防止被国内或国外对手兼并。
(2)证券投资可以作为企业长期计划的一部分
因为它可能有助于加强技术、许可证和销售协议。
(3)证券投资也是扩大企业在其他国家利益的一种方法
如为了较长时期占有、为了多样化经营,或是为了搜集市场信息去建立一个基地。
【注意】制造业企业很少会把它的长期计划建立在对外证券投资的基础上。
与直接投资相比,这种间接投资有两个基本弱点:
①证券投资虽然涉及所有权问题,但很少或没有涉及管理和控制问题,不能管理企业所持有的资产
②证券投资很难充分发挥该公司的技术或产品的优势
2.对外直接投资
与出口和证券投资进入方式不同的是:
采用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企业将管理、技术、营销、资金等资源以自己控制企业的形式转移到目标国家(地区),以便能够在目标市场更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
由于这两个基本弱点,证券投资妨碍了企业把它持有的国外资产充分结合起来使用,而直接投资却能做到这一点。
【小提示】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战略选择不仅适用于出口模式,企业进入国外市场另外两种模式——股权投资和非股权安排,也都面临同样的选择问题,前面的阐述的类型也同样适用于那两种模式。
【注意】商品所有权的两种类型和对销售渠道控制方法的两种类型可以组合出四种基本的组合,分销渠道与出口营销决策要从这四种基本组合中选择出一种(其中每种组合中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机构)是一项艰巨但重要的任务,这一决策要考虑许多因素。
同出口方式相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优点:
(1)缩短了生产和销售的距离,减少了运输成本;
(2)可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降低制造成本;
(3)能随时获得当地市场的信息和产品的信息反馈,从而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生产。
(4)对外直接投资也使企业跨越东道国政府的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有时直接投资还能享受东道国提供的某种优惠。
缺点: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管理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就意味着风险更大,灵活性更差。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可以分为全资子公司与合资两种形式。
(1)全资子公司(即独资经营)
概念:由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和经营权,意味着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营销。
全资子公司可以使企业拥有百分之百的控制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
采用全资子公司的形式进入一国市场主要有两个优点:
①管理者可以完全控制子公司在目标市场上的日常经营活动,并确保有价值的技术、工艺和其他一些无形资产都留在子公司。
②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各方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从而使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战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融为一体。
全资子公司也有三个重要的缺陷:
①这种方式可能得耗费大量资金,公司必须在内部集资或在金融市场上融资以获得资金。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获得足够的资金往往非常困难。一般来说,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建立国际全资子公司。
②由于成立全资子公司需要占用公司的大量资源,所以公司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很高。
③由于没有东道国企业的合作与参与,全资子公司难以得到当地的政策与各种经营资源的支持,规避政治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小于合资经营企业。
(2)合资经营
概念:指协议共同投资的各方各按一定比例的股份出资,共同组成一家具有法人地位,在经济上独立核算,在业务上独立经营的企业。
如图所示,创建国际合资企业可以达到以下四个目标之一:
合资经营的优点:
可以减少国际化经营的资本投入;
有利于弥补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吸引和利用东道国合资方的资源(如东道国合资方在当地市场的信誉、融资与销售渠道、同当地银行和政府官员的公私关系以及他们具有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
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合资企业由多方参与投资,因而协调成本可能过大。协调问题又主要表现在:
①合资各方目标的差异
②合资各方的文化差异
(三)非股权形式
非股权形式包括:合约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约及其他类型的合约关系,跨国公司通过这些关系协调其在全球价值链的活动并影响东道国公司的管理,而并不拥有其股份。
非股权形式往往被看作是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两种方式的中间道路,如下图所示:
风险来源之一是目标市场上政治或社会方面的不确定性或者是说不稳定性。
在某些情况下,非股权形式可能比对外直接投资更为适宜。 例如:在农业领域,订单农业比大规模土地收购更易于解决负责任投资的问题——尊重本地权利、农民的生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基本上有四种类型:国际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与跨国战略。这四种战略可以通过“全球协作”的程度和“本土独立性和适应能力”的程度所构成的两维坐标体现出来。如图所示:
(一)国际战略
国际战略是指企业将其具有价值的产品与技能转移到国外的市场,以创造价值的举措。(大部分企业采用国际战略)
(二)多国本土化战略(成本结构较高,无法获得经验曲线效益和区位效益)
为了满足所在国的市场需求,企业可以采用多国本土化战略。
与国际战略不同:是它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相同:这种战略也是将自己国家所开发出的产品和技能转移到国外市场,而且在重要的国家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在当地市场强烈要求根据当地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降低成本时,企业应采取多国
本土化战略。
【注意】过于本土化,会使得在每一个国家的子公司过于独立,企业最终会指挥不动自己的子公司,不能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这些子公司转移。
由于生产设施重复建设并且成本结构高,在成本压力大的产业中便不适应。
(三)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是向全世界的市场推销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较有利的国家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形成经验曲线和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高额利润。
采取这种战略的目的:为了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注意】
在成本压力大且当地特殊要求小的情况下,企业采取全球化战略是合理的。
在要求提供当地特色的产品的市场上,这种战略是不合适的。
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是通过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来促使不同国家的习俗和偏好趋同。
(四)跨国战略(跨国公司的最佳战略选择)
跨国战略是在全球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
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是双向的 ,相互提供产品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