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三大基本要素,哲学六大要素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05-17 11:33:44

《中国哲学十五讲》封面上,“中国哲学史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具当代性,如何让伟大的先哲们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不仅是郑重的考问,而且是殷切的期望。

多年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孜孜以求的就是“照着讲”“接着讲”,既续写中国哲学的辉煌,又弘扬中国思想的力量。

“哲学研究应当回到对文本的深入体贴和解释中去。只有尊重文本才能深入,只有深入才能看到精彩。”杨立华相信,从灰烬中重生的“理”和“礼”,可以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信心与安定。

哲学三大基本要素,哲学六大要素(1)

杨立华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浙江大学工学学士(1992年),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95年),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98年)。

「为何我们从未远离中国哲学」

01.读书周刊:关于中国哲学,总有人宣称“中国没有哲学”,或者说“中国传统思想不应用哲学一词来概括”。

杨立华:我跟这个声音作了很多年的斗争。其实,在西方哲学史上,并没有什么标准形态的哲学。即便在分析哲学如此盛行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能讲黑格尔,就没有现象学了吗?黑格尔再伟大,反黑格尔的叔本华就不是哲学家么?

既然没有标准形态的哲学,怎么就能说中国没有哲学呢?我个人对哲学的理解是这样的———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根本问题理性的、成体系的思考。其中有三个基础要素:第一个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是成体系的思考。以此观之,中国当然有自己的哲学。现在的关键是,先哲们的思想精华如何准确继承与科学弘扬。

哲学三大基本要素,哲学六大要素(2)

举个例子,我们偶尔说一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在用《论语》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用到了《老子》;感叹一句“大器晚成”,虽然是误解,但又一次用到了《老子》。在郭店楚简中,这句话写作“大器免成”。意思是,只要成器就一定不够大,真正的大器一定不能成器。

这些只言片语,对我们的生活一直在起作用。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远离过中国哲学。对此,我们要有自信,也要更加珍惜。

「为何传统上不喜欢“盈和满”」

哲学三大基本要素,哲学六大要素(3)

02.读书周刊:讲中国哲学,孔子是绕不过去的。据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看不上”孔子,认为他的思想理论太过“世俗”?

杨立华:包括莱布尼兹、伏尔泰等人在内,欧洲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崇敬孔子的。到了黑格尔那个时代,德国哲学取得巨大进展。黑格尔的原话我记得是,最好不要把《论语》翻译成德文,因为本来我们挺尊敬他的,但翻译成德文,就会发现说了很多“道德教条”。

中国哲学当然是指向现实人生的。孔子的哲学、孔子的思考,对人伦日用有着具体的指导。以《论语》为基点,孔子的思想完全可以体系化地构建起来。《中国哲学十五讲》重点讲了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价值论证部分,就是我们认为一件事是应该的,它为什么应该,它背后的根据是什么。

进一步来看,孔子的思路是,符合天道且符合人性的,就是对的,就是应该的。我们常常以为老子爱护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其实,老子的天道跟人性之间、跟人的表现之间分裂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孔子始终强调,人性和天道之间是一以贯之的。可以说,孔子的哲学提供了最简洁、最朴素、最强有力的价值论证。

孔子的哲学是高度理性化的。在我看来,孔子哲学是中国文明的“此世性格”的体现。中国文明从根本上讲是围绕“此世”而非“彼岸”来展开的。在其根本的目光里,没有那么多虚构的概念,如原罪、彼岸、末日审判之类,而是在生存的基础上,用简单朴素的目光来看待这个并不完满的世界。

03.读书周刊:您在书中称赞,老子的思想是“留白的智慧”。可这样的“留白”似乎也让《老子》遭受了不少误解?

杨立华:讲老子哲学的最大麻烦在于,《老子》这本书争议太大。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时代成书的?钱穆一生都坚持,《老子》晚于《庄子》。

哲学三大基本要素,哲学六大要素(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