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文已经说过潘多拉串珠消费者的粘性非常高,尤其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一旦入手就很难控制住不买,同时成本也因在东南亚廉价劳动力密集的泰国建厂而控制得很低,所以这个企业拥有一定深度的护城河。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潘多拉的净利润从2011年开始就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要判断一个企业不能只看过去和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未来的发展能否保持现在这样的盈利能力,才能看出他是否被低估。
我们上文中给出的PE和利润都是根据公司2015年的财报得出的,但同时阅读财报我们也会发现,截止到2015年潘多拉还没有完全打开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珠宝消费国的市场。
图中显示的是2015年各地区的销售额贡献量,其中最大的是市场是美国和欧洲,而中国所在的泛太平洋地区只有9%。再继续翻财报就发现截止2015年整个中国市场算上加盟商和商场专柜潘多拉一共只有49间店,但是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却是其他市场的两倍,而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商场中潘多拉专柜的营收有四分之一都是来自中国游客,这样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完全打开中国大陆市场之后潘多拉还会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
同时我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银价。作为一个珠宝商,金银的价格不稳定时的应对策略可谓是决定了企业的生死。潘多拉这个品牌主要以银饰为主,而他们所采用的原材料,大多是循环利用的银,这样既稳定了银价浮动时的高成本风险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一举两得。
四、 结语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实际上分为产品(Commodities)、商品(Goods)、服务(Services)、体验(experiences)四个阶段。
产品(Commodities)指的是你从土地里种出来的,或者长出来的,或者本身就存在于土地里的东西,比如动物,矿物,植物,你把这些东西从土地里直接“提取”出来,拿这些东西去自由市场里进行交换。这就是农业社会。
随后有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后,货物(Goods)就占了主导经济的主要产品。将原产品(Commodities)大规模的加工为货物(Goods)这就是工业革命主要特征之一。
随后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当人类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之后,货物已经变成了非常普及化的东西,而一旦一个东西很普及,缺乏个性之后,这个产品就成了无差异化产品,因此只能降价促销。这显然伤害了资本家的利润。
于是第三种商品形式出现了:服务。
因为服务是个性化的,不容易被其他对手所取代,最简单的服务的例子就是餐饮,师傅做菜顾客吃,一个好的师傅能提供好的服务。
然而,从1980年之后,大量的服务也出现“商品化(commoditized)”的现象。机器可以取代厨师进行快餐服务了,饮料店里的机器取代了手工制作等等例子都说明,传统的服务已经出现同质化倾向了。
在同质化出现之后,所有商品只能以价格来吸引客户,这也就是所谓的价格战,又称红海。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又一种新形式的商品出现了,这个商品叫做“顾客体验”。
我们常常提到的,精品酒店,拉斯维加斯,迪士尼,主题餐厅,苹果手机,都是在体验经济下面的产品。
毫无疑问,潘多拉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在这个时代,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填鸭式的服务,填鸭式的产品,他们希望自己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他们需要独特的体验。
潘多拉最厉害的地方在于,通过自己独特的营销手段,成功的让消费者相信了一个“概念”:你买的潘多拉手链将是全天底下独一无二的。
对消费者来讲,独一无二就是最特别的体验,为了独一无二的东西,多付出一点溢价又算的了什么呢?
星巴克的产品为什么卖这么贵?因为它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顾客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