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20第一波疫情来袭后的间隙。我已辞职的公司问我要不要接盘一批因疫情而滞销的年货。公司自然是信得过的,货也是好货,只是商场因疫情被封导致无法销售,而且价格非常诱人。
但饶是这样我也仍然犹豫了好久,事关疫情影响之下,任何商业行为都变得风险极高所致。何况我缺乏做生意的经验,但最终做下决定是因为我想用失业前学到的“新零售”来试试创业。
说苦不算苦,咱们讲故事
大家都知道的创业就没有容易这个词,幸亏我试水的是“新零售”,正是其的特殊模式帮了我,让我的小创业虽然“如履薄冰”但最终也能“冰面滑行”。不至于沉没水底渣都不剩。
下面我简单讲我的故事,也顺便用亲切经历拆解一下什么是“新零售”。(哥这不是广告)
第一招:我决定先把货请回来囤在家里......
这之前我“兵棋推演”的时候是计划要租一家店面的,可惜临急找不到合适的,最后我只好“兵行险招”。不料这一招却歪打正着。
——把货囤家里无形中就节省了店租,底气更足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招跟“新零售”冥冥中轻松接轨(怎样接轨后面说)。
但把货放家里说是一句话,做时却累死马。
首先就是合规问题,幸而当时非常时期小区算是网开了一面。
其次是放不放得下的问题。一开始我就估算失误了。说起来那是一批近十万货值的食品,当时我去仓库看到货的时候傻眼了,原来最大的货拉拉一台车是装不下的,需要两台!回到小区更傻眼了,原来一套房子也是装不下的,需要三套!
然鹅,幸亏我有一个好邻居,而且这个好邻居拥有两套房子,哈哈,这还不算完,她家还能出两名壮劳力!这简直就是哥的天降救兵啊!
于是乎那个收货的傍晚,两家搬砖人,从傍晚搬货搬到了深夜两点,也不知道这几吨货我是凭什么勇气“吃下”的?
待到夜深可以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了,哥我却早已劳累过度去了周公那里......
自媒体潜质之随手拍
第二招:“新零售”大招社区零售先上......
尽管新零售的定义有点见仁见智,但“社区零售”绝对是其内涵大招。
我并非是一觉睡醒才想起“社区零售”的。但我确实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屋里也确实堆满货啊)。
于是决定往小区群里发商品消息试试,然后开门迎客。
如果说社区零售的本义是集合社区订单、消费者共享低价团购,那么我这种先囤货回来做货仓低价销售,也算得上是新旧模式的结合吧。
没想到我这模式竟大受街坊欢迎,一下子竟然客似云来,街坊都来窜门来了啊。
细思我这拿捏得死死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疫情影响大家年没过好,开禁后难免有报复性消费;二是我这货好,是名品折价,非常应节和急需。三是物美价廉,也就是定价够低。我甚至一度疑心我的货卖得好是因为我可能“订错价”了,不过反正我也没打算从街坊身上赚多少,而且因为心里没底当时是急着要把货清掉的(食品有保质期的),所以就薄利多销算了。
种种成因吧,当时我的生意在小区里算是一炮而火了。各种素未谋面的街坊蜂拥而来,让我这零售新手也有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感觉。
回头看,社区零售确实很强大,因街坊之间信任度高,口碑传播也快,以一带十,个别日子我的营业额竟然“日入过万”,那些日子里连我家的猫都是开心的。
粗略算来我约有三分一的货是通过这种“足不出户”的方式卖掉了的。
顺便说,我这创业出来后不久才爆发了菜鸟、美团、朴朴买菜来占领社区入口什么的,我都疑心他们是不是借鉴了我的那啥——大家查2020年4月的新闻看,是不是有对大型电商赚买菜钱的批评?
我的社区零售,大咖看见会不会吐血
第三招:社交电商依然是中坚
但社区零售终有饱和的时候,街坊也不可能天天消费对吧。其实社区零售只是帮我开了个头,后面我也没敢歇着,立马就启动了更多的销售招数了,其中社交电商是最重要的。
按照“线上线下结合、内容加社交、公域加私域”的定义,我这“新零售”虽然有点歪但也差不离了,反正我已经搞了“实体店”囤了货,离线上接单打包发快递已不远了。
许多网友对社区零售与社交电商傻傻分不清的话,看到我这里应该会明白了吧。社交电商本质还是电商,它不同于平台电商的根本在于获客渠道是“社交”而不是平台,并且主要是“私域流量”。
反正对于我来说,一面接待上门街坊,一面开干“社交电商”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的做法就是把货物信息发布到朋友圈,然后接单发快递。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我的朋友圈是加了不少好友的,所谓“社交”没朋友怎么行?顺便说现在的人加个好友要死要活的,殊不知这是为人为己留条后路的事呢。
反正我是把自己的社交关系全都用上了的,面对生存危机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啊。我组了群,既往陌生人那里推销,也往老朋友和同学群里推销,结果还是老朋友老同学帮衬了我不少。
所以做生意千万不要放不开,万一你咔一说,对方咔就有需要了呢。
当然社交电商也有负面,就是也会“破坏社交”,但那是无可奈何和顾不了的事。
反正就这样,我依靠发朋友圈,唱一曲落难好汉众人帮,又消耗了三分之一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