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钓深改变,水线(漂座至铅坠之间的大线)长度也发生变化,漂目也会变。钩饵状态就容易误判。
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是因为尼龙材料的鱼线的密度大约为1.15克/立方厘米,比水重了0.15克/立方厘米。这就是将一段尼龙鱼线放水里,它会慢慢沉下去的原因。 这个鱼线密度与水密度差对调钓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钓轻口鱼调漂时,如果不近底调漂,调目就不准,甚至误差很大,由此推断的钩饵状态就可能差别很大。
几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具体计算分析。就我昨天的实测,3号鱼线,钓深增加1米,在尾径1毫米的浮漂上,调目减少1目之多!(一目长度1..2厘米)。
这是一个新钓点,我先将浮漂拉至漂尾折下近铅坠,也就是两空钩距离水面一米多,调出4目。然后往上捋漂1米左右,使钓目超过调目的4目,达到5目,于是有钩到底了。然后往下捋漂超过子线长,果然,漂目不是原来的4目,变成了3目!
我又如此来回上下捋漂三次检验,都是如此。可见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不妨具体计算一下看看。
尼龙与水的密度差,才是导致水线增加时钓目减少的根源。(如果两者密度完全一样,则无论水线增加多少,都是在水里任意位置悬停,其在水中称重为零,就不会改变钓目)。
下面先计算1米长的3号线在水中比水重了多少克。
3号线直径0.285毫米,即0.0285厘米。其与水的密度差为0.15克/立方厘米,于是有: △M=△ρ*V=0.15*3.14*(0.0285/2)的平方*100=0.00956克
再计算漂尾一目长度的浮力增量:
△F浮=1*3.14*(0.1/2)的平方*1.2=0.00942克
两者非常接近!
(956-942)/956=0.015=1.5%
不到百分之二的差异。
可见,3号水线增加1米钓深,尾径1毫米的浮漂会减少1目的目数(1目长度1.2厘米),是必然的。如果是用一目长度0.6厘米的小碎目浮漂,则这个差异就是两目。
如果是1号线呢?由于线号之比大致为截面积之比,所以,如果还是用尾径1毫米的浮漂,1号线增加3米钓深,也会使钓目减少1目。
或者,如果用的是0.7毫米尾径的浮漂,横截面积为1毫米尾径浮漂的一半,则1号线增加1.5米钓深,也会使这个0.7毫米尾径的浮漂的钓目减少1目。
下面就最后一个例子来看看实际垂直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用0.7毫米尾径的小漂,钓的就是很小的鱼,配的鱼钩一般也极小,比如袖1和2。钩目半目左右。用饵也很轻。比如1目。如果水皮调漂2目,直接挂饵找底开钓,钓深两米多,那么,实际调目已经小于1目了。钓手误以为是2目。如果他钓3目,以为是钓台钓顿半段。实际上,钓目比实际调目就多了2目,钓目比双空钩调目多两个钩目还多,就是不但两钩饵到底了,而且铅坠都轻触底了!如果他钓2目,还以为是钓顿半段,实际上,由于钓目正好比实际的双空钩调目多两个钩目,铅坠虽然没触底,但是却在钓子线躺底长度未知的捋漂大盲区!
本来,调钓同目时,起码确保是在钓钩饵有悬有沉铅坠悬浮的台钓,由于钓深改变没有检验调目,即使调钓同目,也不能保证是在台钓了,要么子线部分躺底,要么铅坠轻触底,对捕捉轻口鱼的微弱鱼口很不利。
因此,对于陌生垂钓水域,先找底,再近底调漂,应该是一种必备技能和习惯。
再说说水的表面张力对调漂的影响。有时候豆娘落漂尾,又飞走,发现漂目回不到原来的目数。在调漂桶做实验时,提拉或者按压漂尾后,漂目也会改变。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的表面张力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减轻或者规避其负面影响。
最有效的就是适当增加钩目或者饵目,以增加某个钩饵状态的钓目区间。然后在这个钓目区间内,再通过精准抛投,使实际钓目居于这个钓目的中部。
举例来说,在确定了对象鱼的前提下,鱼钩就确定了。然后尽量选用稍细尾的漂,使钩目增大。比如,钩目达到2.5目。对于常用的钓顿半段,下钩饵中鱼率较高,所以下钩饵都按照对象鱼的适口性来配置,而增加上饵重量,比如3目,于是上钩饵整体压漂目数就是5.5目。这个5.5目就是顿半段的钓目区间长度。如果无钩调6目,单钩单饵调目就是只挂上钩饵的目数,为6-5.5=0.5目。则顿半段的钓目区间就是0.5目至6目。为了确保钓目不受水面张力的负面作用,钓目区间可以缩小至1.5至5目,甚至,2至4目。
随便说一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对越细的漂尾影响越大。这个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的触水线长度决定的。对于圆柱形漂尾,有:
i=l/s=πD/π(D/2)的平方=4/D
可见,直径D越小,i就越大,即受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