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记二十六日翻译,入蜀记二十六日译文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0-28 09:43:14

6、右溪记 [唐]元 结

【原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③,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④。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⑥,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⑦之林亭。而置州已来⑧,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⑨;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元次山集》)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凹陷,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珍奇的树木和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应当是隐士游玩居住的地方;如果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也可成为繁华都市的名胜风景区,和喜爱清静的人植树建亭的地方。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感到失意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让后来的人知道。

【注释】①道州:州名。唐属江南西道,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谓营水,源出湖南宁远,西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入湘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③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攲”。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④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⑤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⑥人间:谓世俗社会,主要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嵇康《答山巨源绝交书》:“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其义同此。⑦静者:谓仁人;《论语·雍也》载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⑧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设江华郡,肃宗干元元年(758)复称道州。已来:同“以来”。⑨裨(bì):以便,准备。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

7、钴鉧潭记 [唐]柳宗元

【原文】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①,荡击益暴,啮②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③,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④游也,一旦款门⑤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⑥之委积,既芟⑦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⑧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⑨其台,延其槛⑩,行其泉11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1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选自《柳宗元集》)

【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开始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其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静的水面有十亩。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刚一敲门就来告诉我:“官租私债越欠越多,(没办法),我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让我更喜欢住在这野旷而忘掉故土,莫非是这钴鉧吗?

【注释】①颠委势峻:颠,水头;委,水末;势峻,水势峻急。②啮:侵蚀。③轮:车轮般的漩涡。④亟:多次。⑤款门:敲门。⑥私券,私人借据;委积,累积。⑦芟:锄草,开荒。⑧贸财:换钱。⑨崇:加高。⑩槛:栏杆。11行其泉二句: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12迥:辽远。

入蜀记二十六日翻译,入蜀记二十六日译文(5)

8、栾城集 苏 辙

【原文】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①。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②。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③,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④,举目而足⑤。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⑥之滨,故城之墟⑦,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⑧,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⑨。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译文】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沙洲的岸边,故城的废墟,是曹孟德、孙仲谋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载。

【注释】①一舍(shè):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②风云开阖(hé):风云变化。意思是风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开,显现。阖,闭藏、消失。③倏(shū)忽:迅急。④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现在却可以在亭中的几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几,小桌。⑤举目而足,抬起眼来就看个够。⑥长洲:江中长条形的沙洲或江岸。⑦故城之墟:旧日城郭的遗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黄州城(唐朝把县城迁移了)。墟,旧有的建筑物已被毁平而尚留有遗迹的空地。⑧〔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所傲视的地方。睥睨(pìnì),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赤壁之战时,曹操、孙权都有气吞对方的气概。周瑜、陆逊之所骋骛(chěngwù)周瑜、陆逊活跃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陆逊曾袭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破魏将曹休于皖城。骋骛,犹言“驰马”,形容往来活跃。⑨称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称快。

陆游短文三篇

9、马 肝峡 陆游

【原文】十二日,过东灵滩,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故以名峡。其傍又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张颐①,碧草被②之,正如一青狮子。微泉泠冷,自岩中出,舟行急,不能取尝,当亦佳泉也。溪上又有一峰孤起,秀丽略如小孤山。晚抵新滩,登岸宿新安驿。夜雪。(选自《陆游集·入蜀记》)

【译文】十二日,早晨经过东灵滩,进入马肝峡,在石壁高得没有去处的地方,有一块像马肝的石头垂下来,所以就用它来命名这个峡谷。在它旁边又有狮子岩,在崖的中央有一块小石头,蹲着,张开下颌,表面上长满了绿草,真像一头青狮子。又有细泉从崖岸中流出。发出泠泠的声音,船走得很急,(所以)不能够去取泉水来尝一尝,想来泉水也是不错的。溪流上又有一座孤峰,秀丽的样子大约就像小孤山。晚上到达新滩,(我们一行)登上岸,留宿在新安驿站。这一夜下着大雪。

【注释】①颐:露出面颊。②被:同“披”。

10、神女峰 陆游

【原文】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①妙用真人祠②,真人即世所谓③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④,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⑤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⑥,四顾无纤翳⑦,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选自《陆游集·入蜀记》)

【译文】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怪啊。

【注释】①谒: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这里是进见神灵。②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③所谓:所说的,这里是对上文所叙述的事情加以说明。④霄汉:霄,云霄;汉,天河。⑤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⑥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⑦纤翳:一丝一毫的云彩。翳,遮盖,这里指云。

入蜀记二十六日翻译,入蜀记二十六日译文(6)

11、居室记 [南宋] 陆 游

【原文】陆子治室①于所成堂之北,其南北二十有八尺,东西十有②七尺。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③,为舒卷启闭之节④。南为大门,西南为小门。冬则析⑤堂与室为二,而通其小门以为奥室⑥;夏则合为一,而辟大门以受凉风。岁暮必易腐瓦,补罅隙⑦,以避霜露之气。

舍后及旁,皆有隙地,莳⑧花百余本,当敷荣⑨时,或至其下,方羊⑩坐起;亦或零落已尽,终不一往。

有疾,亦不汲汲11近药石,久多自平。家世无年,自曾大父以降,三世皆不越一甲子12,今独幸及七十有六,耳目手足未废,可谓过其分矣!然自计平昔,于方外13养生者合。故悉自书之,将质于山林有道之士云。(选自《陆游集·居室记》)

【译文】陆游在他住的厅堂北建立了居室。南北长二十八尺,东西宽十七尺。东、西、北面都开了窗户,窗户都挂了帘帐,根据明暗光线、天气冷暖来开关窗户、挂帘幛。居室南边做了大门。冬天把厅堂、居室分为两个,用一个小门联通,作为深宅、内室。夏天就把厅堂和居室合二为一,打开大门,用来方便吹进凉风。到了年底一定要更换腐烂的砖瓦、修补破漏的缝隙,用来避免霜露寒气侵袭。房舍后部及其旁边都有空地,种养了百余种花草,在花繁叶茂时节,偶尔到花草丛下,往来徘徊、坐卧站立(欣赏花草、疗养身心)。又到花草凋零落尽时节,却不去往、逗留。

生病时,也不急于忙个不停地寻找药物治疗,时间长了病就自然平抚。家里世代没有长寿的人,从曾祖父以来,三代都没有人超过六十岁,现在唯有我七十六岁,耳目手脚没有毛病,可以说超过前人很多了啊。

这样想想自己在平时,对于世间流行的养生之法,都没有接触,日常生活可能是暗自符合养生之道。因此我全部写了出来,用来和有养生之道的人一起比较。

【注释】①治室:修建房子。②有:通“又”,“有”同此。③燠(yù):热。④节:节度,调节的依据。⑤析:分开。⑥奥室:内室。奥,隐蔽的。⑦罅(xià)隙:缝隙。⑧莳(shì):移栽植物。⑨敷荣:开花。⑩方羊:即“仿”(páng)佯(yáng),徘徊,游荡。11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12一甲子:指六十岁。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用以记年,轮换一周得六十组,称一甲子。13方外:世外,指僧道或隐居之人。

12、石涧记 [南宋]陆 明

【原文】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亘①石为底,达于两涯②。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选自《柳宗元集》)

【译文】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倍。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门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的流水,指激撞的水声,皆在床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到石涧的日子,与石渠相同。

从袁家渴来的人,先到石渠后到石涧;从百家濑上山到这里的人,先到石涧后到石渠。石涧的源头,在石城村的东南,路中间可以游览的地方还有好几个。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险峻,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头。

【注释】①亘(gèn):横亘,横贯(两头)。②涯:岸。③限阃奥:用门槛隔出里屋。限,动词,用门槛隔开的意思。阃奥,里屋,用门槛隔出的里外间屋子,内屋称阃奥。④揭跣而往:提起衣服赤着脚去。揭,提起衣裳。跣(xiǎn),光着脚。⑤交络,交织出的纹路。这里形容水纹。

13、禹庙 [明] 薛 瑄

【原文】濒河有宽平地①,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②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③。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④。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⑤,形状毅然⑥,若壮夫离立⑦,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⑧半流。(选自《薛清公集·游龙门记》)

【译文】靠河有一块开阔平坦的地面,大约两三亩,石头多土壤少。居中有一座禹王庙,叫作明德宫,规模宏大壮丽。到殿前参谒,不由得肃然起敬,思念起大禹的功德。庭院里有不少苍松奇树,树根破土而出,突出伸展,互相扭结,疏枝和浓密的叶子交错成阴,树皮和树干显得苍劲有力,向上高耸,姿态坚毅,好像各守着一方的壮士,谁也不肯让谁。庙门外西南面有座石头山峰,从河心直插上空。

【注释】①濒(bīn)河:靠近黄河。这里指山顶上靠河的一边。②制:建筑。③悚(sǒng)肃:畏惧而恭敬的样子。思德:指思念禹的恩德。④“根负”二句:谓树根仿佛不是埋在土中,而是背着泥土石块,突出在地面上跑动着,连结着。“负”,背。⑤偃蹇(jiǎn):高耸,傲然挺拔的样子。⑥毅然:刚强果敢。⑦离立:一排排立着。⑧危出:突出。半流:水上空。

入蜀记二十六日翻译,入蜀记二十六日译文(7)

14、游东林山水记(节选) [宋] 王 质

【原文】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曲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①,香气勃郁,冲怀罥袖②,掩苒不脱③。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④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⑤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⑥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译文】第二天,又转向北出了小桥,沿着溪向东走,再向西转三四道弯,到姚贵聪家门口。在姚家门下的溪中航行。从柳树和竹林掩蔽之间,沿着水渠出来。又转了三四道弯,就来到大溪,溪中清一色全是荷花,清风从岸上吹来,红花绿叶俯偃披拂,随风摇荡起来,非常茂盛,香气馥郁,冲入人的胸怀中,沾染在衣袖之间,萦绕着挥不去。在古老的柳树根前稍作停歇,喝了两罂酒,吃了一些芡实。再撑船进荷花中,高声唱歌,放声大笑,声响震彻溪谷。起风了,水面上生出一片片细细的鳞甲,流萤忽明忽暗,好象害怕,又像是惊诧,迅忽地飞去。夜已经深了,山更加高峻又近切,阴森森的好像要下来与人搏击。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星星闪亮,参差错杂地落在水面上,就像明珠在镜面上滚动,没法收拾。跟随一起游览的人有叫学童的,能模仿百鸟的鸣叫声,像在空旷的大山、茂密的树林间行走,听到一两声春鸟的鸣叫,突然间让人怅惘和惊心;有个叫沉庆的,能唱歌,歌曲宛转,声音嘹亮激越,再加上风露的清凉,那声音更加清越,凄清得让人顿生感慨和悲伤了。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枝叶繁盛下垂的样子。②罥(juàn):挂。③掩苒(rǎn)不脱:指香味经久不去。“掩苒”,滞留、延搁的意思。④奄忽:迅疾、倏忽。⑤嘲哳(zhá):鸟鸣声。⑥翛(xiāo)然:忽然而起的样子。

15、天宝山道人

【原文】天宝山有三道人,采药,忽得瘗钱①,而日已晚。三人者议:先取一二千,沽酒市脯②,待旦而发。遂令一道人往,二人潜谋:俟沽酒归,*之,庶只作两分。沽酒者又有心置毒酒食中,诛二道人而独得之。既携酒食示二人次③,二人者忽举斧*之,投于绝涧。二人喜而酌酒以食,遂中毒药而俱死。

【译文】天宝山有三位道人,在山中采药,忽然发现随葬而埋的钱,想通通挖出来,可是天色已晚。三个人商议:先拿出一二千钱,买酒肉吃,等到第二天早晨再开掘。于是就让一位道人前去买吃的,剩下的两个道人暗地里商量:等那位道人买酒回来后*了他,希望只作两份分。买酒的道人也想在酒食中下毒,害死两个道人就可以独吞了。当那位道人带来酒食给两个道人看时,那两个道人忽然举起斧子*了他,并把尸体投入深涧中。两个道人十分高兴,又吃又喝,于是都中毒死掉了。

【注释】①瘗(yì)钱:殉葬的钱。瘗,埋葬。②脯:肉干。③次:时。

袁宏道短文三篇

16、晚游六桥待月记 [明] 袁宏道

【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④,尤为奇观。

石篑⑤数为余言:“傅金吾⑥园中梅,张功甫⑦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⑧,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⑨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⑾设色:用颜色描绘 ⑿夕舂:夕阳 ⒀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⒁受用:享受.

【译文】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下,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开放,更是难得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女子们香汗淋漓,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美丽妖艳到极点。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绿、山峰上色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文学知识】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入蜀记二十六日翻译,入蜀记二十六日译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