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么提高盈利水平,提升企业盈利有哪些方法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1-11 12:48:44

1.明确哪些事情对于企业来说属于正确的事情

“正确的事”这个问题,其实企业的三年战略规划已经予以明确的回答,经营管理者只要按三年规划做就可以了。如果要说得宽泛-些,所有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利的事情,都可以算作正确的事情,比如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文化的塑造、客户关系的维护等。这些工作虽然做起来烦琐,有的甚至还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而且在短时间内又无法转变为实际的收益,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去做,未来一定能有所收获。

2.经营管理者须具备“延迟满足”的心理素质

很多时候,正确的事只有坚持做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看到结果,所以作为经营管理者,我们必须具备“延迟满足”的心理素质,所谓“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有具备“延迟满足”的特质,才能避免急功近利,保证自己可以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3.立场坚定,不因外界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判断

法国的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经写道:“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刮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也就是说,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在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企业经营管理者也一样,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企业高管参加某个培训成者与某个“智者”、专家交流时觉得别人说的都对,他们回到企业后就会把学到的东西立刻实施,根本不考虑此前制定的战略规划,搞得企业变来变去,员工无所适从。

很多时候,经营管理者明白哪些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也知道自己要坚持去做这样的事情,但在公众认知的影响下很难坚持立场。但就像我们之前曾经说过的,真理有的时候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要因为“乌合之众”的认知而放弃我们原本正确的立场。

要记住,愚者变来变去,智者专注践行。

3.3.2 执行到位是坚持的前提

战略规划的成功执行需要坚持,但坚持的前提是战略有效、执行有法。如果战略自身就缺乏一定的有效性,那么即便坚持下来,对企业的价值也不大;如果战略准确,但企业执行的方向和方法有所偏差,一样会导致经营的失利。

我相信经过“看趋势”和“想清楚”的系统分析之后建立起来的战略规划,通常不会出现根源性的问题。所以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关键问题就落在战略执行的方法上。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方法。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除了这一点以外,企业还要坚持两件事情才能真正确保战略的有效落地实施:一是坚持阶段性复盘,二是坚持用数据说话。

说是两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无论数据总结和分析得多到位,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一些偏差。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显然不能停下实施的脚步。这就意味着,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些潜在的风险。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阶段性复盘,去对比战略具体执行之后取得的结果与预想的效果。为了让对比的结果更加准确,自然需要引入数据系统(见图3-7)。

企业怎么提高盈利水平,提升企业盈利有哪些方法(9)

一家企业引入了新产品,并制定了一年内增加50%的销售额的战略规划。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其他风格的同类型产品,这家企业的新产品的销售受到了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但是从第二季度财务数据分析来看,实际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5%,充分证明了这款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接下来的战略执行中,企业依然将这款新产品作为主打,并且加强了宣传力度,通过影响力的扩大实现了销售额的进一步提升。

同样的场景下,如果第二季度财务数据显示销售额只同比增长了10%,那就说明这种产品没有竞争优势。接下来企业要做的就是,对战略进行微调和优化,改变产品的定位或者营销方式,尝试扭转局面。

我们在案例中讲到的,虽然只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战略执行过程,但对于复杂的战略体系,也是同样的执行逻辑。不论我们有多少战略目标,都要用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设置,对于执行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同样要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主观分析的偏差影响最终的结果。

总结来看,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企业一把手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是保障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

作者:杨东文

来源:高质量经营:企业持续成长的秘密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