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写道了。保险是骗人的嘛,需要通过几个环节具体分析。那么到底是保险骗不骗人呢。我们还是要来讲解一下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
保险公司是保单合同的制定者,也是保险合同条款的履行者。而被保人和受益人是保单合同的受益者。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制定后,通过公司运营销售给投保人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呢。
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在日本这样类型的发达国家,作为保险代理人,都是高学历的人群,需要预约才可以配备合适自己的商业保险保障。
在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大批量的招聘,没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引导就业人员参与会销模式出单的过程。保险公司的招聘称为增员,大批量的宽泛条件招人,又大批量的人离职。保险公司的人离职率很高。
我们中国的保险发展史和中国的人口众多,促使了保险的*是招聘和营销模式。简单来说,中国是1929年出现保险公司的,1949年建国成立后,1949.10.20日成立了国家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的前身),不过1958年中国的保险业全部叫停,一直到20年后的1979年11月19日保险才复业,中国保险学会成立。也就是说,保险业在中国发展的太晚了,各方面是很不健全的。
世界保险是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就存在、发展并完善的。1384年的时候就诞生了第一份保险单,现代保险制度从此诞生了。后来的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和其他保险,甚至1688年,英国建立的“寡妇年金制”和“孤寡保险会”等组织,1861年-1911年,英国都登记在册的火灾保险公司就有567家之多。
世界保险史发展的早而且很完善,中国就不同了,不但建立发展的早,还搁浅了20多年,中国政府也认识到保险是一个国家稳定前行的必要保障因素,所以建国后成立国家的保险公司,在后期保险停业20年后,又重新复业并鼓励保险公司全面发展。但是中国毕竟耽误了很多年,差距不是一轻半点,而且中国人口众多。
保险公司就进行了没有年龄限制和学历限制的保险代理的招聘,大批量的招聘人来销售保险。后期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从业人员的招聘条件才慢慢有了要求。正是因为这样的招聘方式,招聘来的人,就会通过保险公司直接培训,进行保险销售。这里是大批量的简单培训如何销售,大批量的拉自己的人参加保险公司的会销,就随机性的保单购买了。
保险公司的培训模式和引导方法,更多的时候是利益驱使,会把简单的保单合同里面有利的部分进行销售培训,有时个别负责培训的人员也会曲解保单条款;接受培训的保险从业人员,因为个人的认知和学历受限,学得不全面,就去见人推销保险,为了销售目标和提成,很多时候一知半解的夸大其词,说的好听有漂亮,引导自己身边的人购买保险。他们自己很多人也一样购买了保险。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的时候,保单已经购买很多份了。
保险从业人员想要销售保险,肯定是先从自己认识的人开始。因此,就形成了熟人圈的*销售模式。其实*的模式还是从保险业的销售模式里面来的,只是用得更加极致而已。这种模式下的保险销售,过后再看的时候,发现保单写的和自己合同说的不一样,那么,投保人就会说骗人的。保险从业人员因为周围认识的人都介绍购买了,不会做陌生人的保险,那么久干不下去离职了。保险从业人员销售过的保单出现问题后,他们也会一起说保险公司是骗人的,保险是骗人的。
保险业大批量的发展销售的过程,带来了后期的这些隐患。例如:现在保险是骗人的等。这样的销售模式,也让我们国家的保险业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完善,大批量的人购买了保险,同时遇到疾病和意外风险的人,也受到了保险的保护。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到现在也是借力了特有的*模式的招聘和销售。不过万事有利就有弊,不可避免的隐患,也在显现出来。万事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保险业肯定会越来越好。
其实,我还是想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当然,很多人会有异议,我仅代表自己阐述想法。
保险公司,经营以盈利为目的没有错,虚假宣传肯定不行的,不切实际的宣传需要制止。所以,现在银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监管得很严格,定期突击检查,违规宣传的文案和会销一经发现就会严惩。产品设置出问题会整改,经营不善会整改,不合规会销会罚款。
保险从业人员,现在从业条件要求有年龄限制,学历限制。越来越多的年轻高学历的人才加入保险行业,越来越多的专业能力强的从业人员成长起来,更多人理智地从事保险行业。现在还出现了独立保险代理人,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不受保险公司的限制,自己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经济情况,搭配合适的保险保障规划。
投保人,越来越多的投保的人,购买保险前,会了解和比较保险条款。更好地利用保险屏蔽自己和家庭的风险。不会在因为亲戚推荐而盲目的选择,也不会听到保险从业人员说酒选择。对比合同条款进行研究。
中国的保险行业,现在是百花齐放,是朝阳行业。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到保险行业。可以看出保险行业的前景无限。国家近几年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保险宣传语,政府全面的扶持保险行业的发展,未来的保险行业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你对文章中的观点有所不认同,可以评论区留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