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校园的学生创业?
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
-陈婕
学生建议最好不要创业,先去想发展的公司打几年工学习一下。
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
-董葵
作为高校老师,肯定是支持在校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但会了解他的创业实践项目,用蒂蒙斯的创业三要素(商机、团队、资源)帮他进行分析。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就算失败了也很正常,项目失败,但人和团队没有失败,使得他会积累更多的经验,重拾信心再出发。
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
-王翔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但又是矛盾的焦点。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青年社会价值观,创业是培养和锻炼人才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要正确面对学生创业,不能影响学业、也不能盲目跟风,必经创业是一个复杂而耗时、耗财、耗精力的事业,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如果能力、机会条件都有,在学生期介入也是可行的,关键是权衡学业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社会实践也是可以适当地参与和体验,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益无害。
校园创业的目的决定如何看待校园创业!大学生创业还是重在体验和训练自身,来了解社会,明白和学习商业运营模式和规则,从中发现和强化自身的优势,明白自己的不足。
校园学生创业本就是一种体验,有想法有梦想就去做,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过程,相信在毕业前创业过的学生,会对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
-王根泉
这些年我接触了好几个在读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的特征:
1、选择与所学专业(比如设计、文艺、IT、教育、化工、材料等)作为创业项目,因为项目专业对口,又有导师和学哥学姐们的资源相助。
2、选择以提供在校同学各类服务(快递、食品与日用品、聚会场所、实习与招聘推荐、旧书收购、数码产品维修等)的项目。服务高校在读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3、在读大学生创业者多数是高校和或院系的学生干部,他们已经初步积累了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和人脉,有了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属于情商较高的大学生群体。
4、他们多数是2-5人团队创业。不同的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的学校。这种团队人员架构对创业是有正面效应的。
以2009年创立的玉佛禅寺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例,我统计到14年共计五届54个项目,在读期间开工作室或注册公司创业的不低于80%,至今成活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像交大饿了么的张旭豪、上师大新三板的盛视天橙传媒陈嵩,东华帝亚电商王星六人团队,他们都是在读创业者。
所以我对在读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态度是:鼓励而非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