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机会成本是递增的,机会成本在什么情况下不变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2-09 07:01:42

第四章 前苏联教授的阴谋是让美国科学家变懒吗

第一节 前苏联教授的最大长处是让美国科学家变懒吗

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2. 在人力和知识流动上,比较优势经常会以反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节 为什么州盛美酒还要进口法国葡萄酒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分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第三节 为什么市场上“美国制造”占据90%份额

1.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 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转换线,简称PPF。它是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评估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这个曲线的内部和边界其实约等于一个国家的市场容量和潜力。

3.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表示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闲置资源,其原因是存在失业或经济缺少效率;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上的点,必然以今后的生产萎缩为代价。

4. 机会成本的递增是由于某些资源适于生产某种产品,当把它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时其效率下降(即单位资源的产出量减少)。

第四节 禁止密西西比河东西的贸易往来,会让美国人的生活更美好吗

1.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对一个各方面都强大的国家或个人来说,聪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强势,四面出击,处处逞能或事必躬亲,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对于人与人之间省市与省市之间也是如此。

2.通常情况下,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两者的分工合作关系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而不是绝对优势之上的。

3.人类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尽管你什么都行,但人各有所长,即使样样很强,也不能事事躬亲所以合作是必要的选择。

4. 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国家或个人也不必自怨自艾,要知道,“强者”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强者”必定留出地盘给“弱者”。比较优势理论的精髓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五节 为什么中国制造只能换好莱坞大片的生意

1.事实上目前的中美贸易的特色就是这样的:中国进口美国的知识产品,比如电影和软件服务;美国进口大量的中国日常生活产品,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是贸易福利份额不同的分配方式。

2.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利的活动,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从中获益,而一国获利的多少则取决于该国的贸易条件,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

3.来自贸易的福利是指交换的利益,即如果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相互之间的贸易活动,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不过福利的效应不大相同。

4.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对国家福利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国的福利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本国居民可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量。

5. 总体上来讲,一国处于贸易逆差时,国际贸易带来了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顺差降低了本国福利,但是却聚敛了国际货币,扩大了外汇储备的规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